“北大、清華將淪為‘二流’。”這樣的駭人之語,在沒有香港高校參與內地招生之前,大概只有瘋子才能說得出口。
然而,因為有“高考狀元”舍清華而選擇了一所香港大學,因為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異常火爆,所以,在如火如荼的高考招生季節,人們開始替北大、清華擔憂。旅美學者薛湧率先驚呼:“北大、清華當一流名校的日子屈指可數。”
今年,內地學生報考香港高校的熱情空前高漲,以香港大學為例,計劃招收三百名內地學生,但報考人數超過一萬。
與內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的優勢不只是能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從學制上來說,香港的本科是三年制,港生可比內地學生提前一年畢業。從課程設置上來說,內地高校要求學生學習很多與其專業毫無關系的“公共課”,在這一點上,香港高校更加“以人為本”。另外,香港高校多用英語授課,學生的英語水平絕非內地高校所能及。
正是經過這樣的對比,許多內地優秀學生紛紛舍棄北大、清華而轉投香港高校。而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一流的生源,談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今年,香港幾所高校在內地的招生數量只有一千人左右,這對北大、清華只是帶來心理上的沖擊。按照薛湧的觀點,如果這個數字擴大幾倍,那就是實實在在的競爭。以現在的形勢判斷,香港高校在內地擴招是必然的。
另外,與北大、清華多年養尊處優、“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架勢相比,香港高校的宣傳攻勢也不容小覷。它們不惜巨資搶奪優秀學生所產生的新聞效應,會使它們在與內地高校的競爭中確立品牌優勢,而對於一所大學來說,知名度是一種難以估量的資產。
面對香港高校的競爭,北大、清華未必真如其外表所顯示的那樣無動於衷。問題在於,北大、清華並不具備香港高校那樣的完全獨立地位,“戴著鐐銬跳舞”,很多事情學校不能自己做主。例如,有人認為,去年海南省高考狀元李洋被清華拒收,而香港城市大學將其招至門下是“救英雄於困厄”。事實上,按照內地招生政策,李洋屬於“高考移民”,清華不能違背政策招收他,而香港高校則不受此限制。
人們發出北大、清華將“淪為二流”的驚呼,同時也是在表達一種不滿:這兩所學校長期佔據一流資源而辦學水平停滯不前。同時,這兩所百年名校曾經擁有的光榮傳統正在喪失,如今走在清華園內或未名湖畔,已很難再感受到那種曾經驕人傲世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氛圍。
有一個細節引人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學精神?一向注重面對面考察學生的香港中文大學,今年在內地招生取消面試,理由是家境貧寒的學生可能承擔不起面試成本,面試會造成機會不平等。這種對人的關懷、對社會的責任,這樣的胸懷和氣度,應該引起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所有內地高校的重視。(來源: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