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發展是“機遇”不是“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3 11:45:14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人民日報》望海樓今天發表一篇評論文章說,最近,國際上有兩篇關於中國的報導引人注目。其一是美國的《時代》週刊(提前出版的1月22日期)的封面文章,題為“中國世紀”;其二為日本《讀賣新聞》1月14日刊登的一份民意調查。兩篇報導顯示,對待中國的發展,西方社會漸漸走出一種簡單化的、敵對的意識形態魔障,儘管其對中國的看法還有若干疑慮、矛盾和不確定的成分,但現實和理性的因素的確有所增加。

  文章說,以《時代》的“中國世紀”一文為例,它談了對中國的幾個基本看法:第一,發展經濟和保持社會穩定是中國當前的最優先考慮;第二,在對外關係上,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是中國“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中國在國際外交技巧和國際責任意識上有重大改變,“中國正以遠比過去積極的態度思考其戰略,不僅是地區戰略,還包括全球戰略。我們看到中國在自信心上發生了巨變”;第四,中國的崛起“並不一定和日本和德國當年那樣,會成為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日本國際經濟交流財團和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共同實施的《讀賣新聞》刊載的民意調查中,對於在國際社會上影響力日益提高的中國,日本、美國和印度分別只有28%、29%和23%的受訪者認為“應當積極抑制中國影響力的擴大”,比例不足三成。更多的人認為“應當加速與中國構築友好的合作關係”,這一比例在日本、美國和印度分別為72%、65%和40%。大多數受訪者把中國的發展視為促進本國發展的機會。

  文章說,在筆者個人印象中,西方社會有關“中國崛起”的議論起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英國的BBC電視臺有過一個題為“中國的崛起”的專題片,大學中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的講座增多。上世紀90年代中葉,克林頓訪華前,曾表示過對“中國如何表現其偉大”的關注,也顯示出西方社會對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一種判斷。在這以後的10多年時間裏,種種“中國威脅論”不時出臺,逞一時之盛。但是,中國以自己的國際行為和外交實踐,打破了種種不實之辭。

  首先,中國展現了一種對國際事務的負責態度,其典型事例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緩解了區域其他國家的危機。其次,中國超脫了“強權外交”和“利益外交”的傳統模式,力主和平共處、和諧相處、互利共贏、求同存異、平等對話的新型國家關係模式。中國宣導的新型國際秩序是對建立全球文明社會的有力促進。中國正是以這樣的外交實踐,獲得世界越來越多的理解和認同,使種種“中國威脅論”難以主導世界輿論主流,而“中國機遇論”漸占上風。

  文章表示,日久見人心,事長自然明。時間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