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來自福建的全國政協委員陳營官。 |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建議將福建全省辟為台商投資區、促進福建沿海一類口岸全面對台開放、建立海峽西岸閩南新區……來自福建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出種種建議。
據新華社報道,何少川委員、陳營官委員和王建雙代表建議將福建全省辟為台商投資區,積極吸納臺灣產業轉移,形成閩台之間經濟良性互動和有效融合的發展態勢。
他們指出,經過10多年的發展,福建的4個台商投資區發展良好,實際利用台資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台商投資區既是兩岸經貿合作的有效載體,又是臺灣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6年來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直接客運通航16900多航次,運載旅客190萬多人次﹔貨運通航3900多航次,運載貨物450萬噸,為促進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進行了有益探索。目前福建沿海從南到北共有8個一類口岸。現有一類口岸中已有福州港、廈門港等5個口岸實現了對台通航。”陳明義委員建議,批準福建沿海一類口岸全面對台開放,開展與金門、馬祖、澎湖和臺灣本島的貨運通航。
李春興代表建議,設立“海峽西岸閩南新區”,通過和諧社會指標體系和閩台全方位交流與合作的先行先試,推進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經過20多年的發展,閩南已經具備相當的經濟基礎。在地緣和人文方面,閩台具有其他地區所沒有的極其密切的聯係。”
曾靜萍代表建議,在泉州建立閩南文化保護區,不僅可以促進閩南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弘揚,而且可以促進兩岸溝通瞭解。
地處海峽西岸的福建,2006年出現台資集聚熱潮,臺灣大企業、大財團和重要工商團體紛紛組團考察合作項目。全年新批合同台資19.5億美元,實際到資14.2億美元,對台貿易額5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