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控股遭遇“監管難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3 07:45:50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從2004年3月最後一次“監管聯席會議”算起,這個會議已經停止了整整兩年。 第一財經日報文章稱,這個現象表明,目前高層對於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可能正在醞釀新的模式。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焦瑾璞透露,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牽頭制定“金融‘十一五’規劃”,估計6月份就能拿出初稿。他表示:“因爲我們金融業務和形勢在往前走,其中包括綜合經營的問題、金融電子化的問題,還包括功能監管的問題等,這些都逼迫我們必須要加强監管的協調,加强監管信息的充分共享。”

  文章表示,雖然中國目前的制度安排是分業監管的模式,但是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以“一行三會”分頭監管,就猶如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一樣,很快就會不適應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于去年11月曾撰文指出,穩步試點、綜合經營是提高中國金融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有必要在有效實施金融監管的前提下,主要通過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適合中國國情的綜合經營組織形式,發展綜合類金融業務,提高中國金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實力。

  這是中國金融高層首次提出綜合經營的概念,被業界認爲是對實行已久的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思路的一個矯正。

  國內金融控股發展形勢

  文章稱,焦瑾璞所說的形勢則是指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形勢:一是國內日益明顯的混業經營模式;一是外資跨國金融全能性公司進入中國後,給中國金融業的經營和監管形成的挑戰。

  從國內看,目前已經探索的金融控股公司結構的雛形包括兩大類:一是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機構形成的控股集團;二是近幾年産業資本投資金融機構形成的控股集團。

  第一類金融控股集團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各金融門類之間的滲透和交融趨勢在加劇。銀行設立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參股商業銀行設立、銀行合規資金可以進入股市等。

  而第二類金融控股集團則主要是一些民營企業的興起。這些企業受到西方以GE爲代表的産融結合模式的示範,通過上下游産業鏈的整合,在整個行業內處於壟斷地位,然後進入商業銀行、信託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達到産業和金融的整合,幷且通過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控股上市公司後將其作爲一個融資平台。

  也正是因爲對這種經營方式缺乏有效的監管,德隆集團在進入金融領域後,在經營中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的事情,最終釀成巨大風險。德隆利用資金優勢,在二級市場上控制上市公司股價,導致幾家上市公司股價長期在高位運行,然後通過股票抵押貸款從銀行融得資金;另外他們還通過信託公司發行承諾高收益的信託産品。當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供給緊縮時,德隆資金鏈驟然斷裂。

  德隆的悲劇向監管層敲響了警鍾,在金融探索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監管思路沒有相應的調整,很可能會付出巨大的成本。

  金融控股“雙刃劍”

  文章分析道,從國外看,外資銀行的大量進入,已經對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上嚴格的分業經營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外資金融控股公司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産管理、期貨期權以及保險等業務全能型的交叉互補,使得他們在業務開展中獲得巨大的優勢,這些機構進入中國後,必然將使中資金融機構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從理論和國外發展經驗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於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對銀行業而言,通過控股公司的架構,既可保持原來商業銀行業務的獨立性,又可通過設立其他非銀行子公司發展具有潜力的新業務、分離優質資産或設立其他特殊目的公司,比如通過機構投資、社會募集等方式,建立商業票據公司、信用卡公司、專業消費信貸公司、保理公司、證券及基金托管、代理銷售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等。

  比較明顯的一個實例是,中信集團爲了使其旗下子公司上市,以自己的名義發行債券注資中信銀行,充實其資本金,這樣就憑藉集團的强大實力從市場上籌得了低成本的資金。

  然而金融控股集團也是一把雙刃劍,這主要表現爲兩點:一是非銀行風險向銀行轉移。金融控股公司內的資金調撥非常便利,商業銀行的管理者有將一部分存款資金投入到股票市場的本能傾向,這樣不僅可以盤活沉澱資金,而且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二是金融控股公司內一個子公司經營不善或倒閉産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如德隆集團。

  文章指出,進行綜合經營監管框架的探索已是迫在眉睫,希望不要再走“盲目發展——全行業出現問題——清理整頓”的老路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