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全球投資者對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與巨大市場趨之若鶩。新華網文章評論說,然而,就像當年美洲的“淘金熱”一樣,來華“投資熱”在經歷了最初的盲目擴張之後逐漸回歸理性。
1849年,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發現大量金礦,引起轟動。在利益的驅使下,大批淘金者涌入這個地區,其中也包括數萬名中國移民。但蜂擁而至的人們隨後發現,礦藏多爲河水沖積而成的沙金,礦層很薄,開採量幷不大,而且範圍有限。因此到1853年,加州各淘金點陸續枯竭,“淘金熱”逐漸平息。
100多年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看中中國巨大的利潤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競相涌入,掀起來華“投資熱”。80年代初,意大利卡車製造商Iveco、聯合利華和Anglo-Dutch消費品集團等一批先行者率先來到中國。90年代初,通用汽車公司和全球各大銀行等跨國巨頭的進入又帶來了大批外資。中國迅速成爲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外國投資接受國。
文章認爲,如今,熱情過去了,到中國“淘金”的熱潮逐漸冷却,人們也開始了理性思考。
以汽車産業爲例,在中國敞開大門後,西方汽車廠商爭相涌入,在過去的數年間,賣給中國消費者的汽車數量急劇增長。但近幾年,中國市場面臨著成熟市場所出現的同樣一些問題,包括殘酷的價格戰﹑産能過剩以及利潤下滑。於是,這些汽車製造商不得不修訂以往的戰略,改變預期方向。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畢睿德去年就曾說過:“對整個汽車業﹐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淘金熱已經結束。”
那麽,對於一個外國企業來說,到底應不應該到中國來?怎樣才能獲得有利的發展呢?文章指出,將於22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對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商業週刊》在回答讀者來信時指出,在全球經濟中,規模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競爭武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低成本的製造業和日益壯大的技術力量;因此,規模是中國可以給予的優勢。難怪世界各地的公司都爭先恐後要在中國尋找立足之地。
《商業週刊》說,不少外國公司都在中國折戟沉沙,關於這一點,到中國去看看就知道了。這些公司去到中國是出于各種原因。比如,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都向中國擴展,於是公司裡有人寢食難安。他們去中國也可能是因爲“中國代表成功”的口號——眼下,這句“咒語”正從商學院的教室回蕩到董事會的會議室,而媒體又對這一切進行了及時的報道。
中國在規模方面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規模帶來的競爭力也千真萬確。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規模將怎樣提高你公司的實力、生産力和利潤,你就沒有理由去中國。這樣看來,去中國這個决定正像進入其他任何新市場一樣。這個决定必須在戰略上、在經濟上行得通。其目標或許不能馬上實現,但必須能在一定時間內實現。
文章最後指出,幷不是每家公司都非得向中國發展。但是,多數公司都需要向中國發展,也應該向中國發展,祗要他們清楚這樣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