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得主:(左起)伍思里克、丁肇中和奧曼。 |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香港中文大學與新鴻基地產合作,邀請包括05年經濟學獎得主奧曼(Robert J. Aumann)教授、76年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教授等4位諾貝爾得主,一連兩天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講座,與港人作學術交流。其中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與香港中學生暢談人生經驗時,談到得獎秘訣,他們教人別聽父母的話;談到研究學問,他們竟說自己沒有目標,但都曾經失敗過。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諾貝爾獎學人講座昨日請來四位先後奪得諾貝爾獎的學人來港演講,其中三位更抽空與百多名香港中學生會面。同學一個接一個發問,大都是要求他們分享成功秘訣,問題沒有創意,但答案卻出人意表。
“勿為錢而幹,勿為父母的意見而幹,做你愛做的事,只有這樣,你才會做得最好。”來自瑞士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伍思里克(Kurt Wuthrich)說,他勸勉學生,做人要有自信,要把別人的攻擊化做奮鬥的指標:“人們公開反對你,其實就是個好指引;要是所有人都對你的研究不表懷疑,只能證明你的理論沒有新意。”
有同學表示很想得到諾貝爾獎,公開要求三位得主教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勸同學別以得獎為目標:“要是你以染指諾貝爾獎為研究目標,你會很失望。”這位美籍華人說,愈想得獎,結果就愈令人沮喪。他以普通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勉勵同學努力不懈,永遠上進。
都說做人要有目標才會成功,剛於去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奧曼偏偏說自己沒有目標:“科學研究就如漫遊森林,你每走一步也在探索,你沒有可能知道哪裏就是目的地。我沒有目標,我做事從不跟着目標而走。”這位生於德國的數學家笑說,他的人生夢想就是學習數學,這個夢想一早已實現了。
奮鬥路上,三位諾貝爾學人都有共通點,他們都曾經失敗過。丁肇中小時候以研究中國歷史為目標,後來發覺太難,於是轉攻自然科學。他研究物理學,卻又被人笑他的研究無用,“但我沒有理會他們,堅持幹下去。現在發現,‘無用’只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堂堂化學大師,伍思里克也曾被科學雜誌拒絕刊登他的研究報告。奧曼則更是經歷風霜,他試過花了三年時間撰寫研究報告,將近完成時才發現理論出了問題,得由頭做起,再花四年時間才能完成,“情況就如攀山,還差十米就登峯造極,怎料原來前無去路,你得返回原路,從山腳再爬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