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泰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北京將要實施的是政治宏觀調控”的社論,指出中國近期有2大焦點,政治生活上是當局宣布由省到鄉,中共4級地方黨委的換屆,正式陸續展開,換屆中將要推進改革,擴大民主;經濟生活中是中國大陸經濟的成長快、投資熱、房價高、產品過剩等1系列爭議話題,引來宏觀調控的懸念,但中共領導層似乎仍引而不發。
社論指出,由這兩個焦點性議題,影響著甚至決定著今年剩下的歲月中,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生活走勢的變化趨勢。因為雖歷經改革,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仍然是密不可分;中國的政體,仍是中共黨領導一切;中國的經濟,仍然有地方經濟和中央經濟兩張皮,而地方的諸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仍牴觸著或制約著中央的經濟宏觀調控。中共4級地方黨委的換屆,就不止是那一個個中共地方黨委的移位換馬,而中央的宏觀調控是否展開和如何推行,又不只及於經濟領域。
先看這中共4級地方的換屆選舉,其時間從現在算起,約以1年為期,到明年上半年要完成,因為地方換屆,是為預計明年秋舉行中共17大中共中央的大換屆鋪路。而且中共黨委的換屆,還決定著政府的換屆、人大和政協的換屆。
社論分析,因此,4級地方黨委的換屆,事關重大,已集聚官場上下的注意力,也影響著地方經濟的起起落落。這種影響基本有兩種方向,1類是為描紅政績,爭得新位,就要“換屆項目”爭相出台、“換屆投資”群起而上,令地方經濟更加火紅;1類是全力卡位搶點,無暇他顧,缺乏必要的管治之下,令經濟生活可能出現混亂。
再看眼下的經濟狀況,北京權威的經濟學家們,最近集會分析經濟形勢,認定目前的經濟數字,與他們的預測數據,有極大的反差。而這些經濟權威們,對熱了還是冷了,快了還是慢了,要脹還是縮,仍在作口舌之戰。這正說明,中國大陸的經濟,又到出現春夏之交的迷局之際。不管經濟學家如何吵,溫家寶是已有“三了”的定論,即固定資產投資快了,貨幣供應量高了,信貸投放快了。
社論表示,但有確確實實的經濟數據,證明目前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還在地方,如今年第1季度,地方投資的增速,就超過了中央投資12.4個百分點,說明投資反彈,主要是在地方。而地方的投資,又主要是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如果以目前最大的爭議點房地產價格來說,社會各方更直指商品房價格狂飆,主責在地方政府。而最近國家發改委行文地方,指各省、地、縣的“115五規劃”,指標層層拔高,地方指標全部都高過中央,更說明泡沫在地方發起。
中國大陸宏觀調控,實施有10餘年歷史,不論朱鎔基的鐵面調控,還是溫家寶的溫氏效應,其調控的對象,還主要是諸侯經濟。近來各方在猜度,北京新1輪的宏觀調控究竟如何出手,有哪些內容,是市場化的措施為主,還是行政性手段多點,這些猜度,各有各的道理,但更深層去看,中央領導層今次的調控,將是政治的調控。這是因為在現行政治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經濟體制之下,單純經濟層面的宏觀調控,解決不了問題,就算行政手段用多點,也不能治根,所謂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麻煩,這兩年大家看多了。要令宏觀調控能收實效,能達長治目的,必須動用政治手段。
社論最後表示,從根本上說,動用政治手段,就是全面的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民主化進程,胡錦濤都說沒有民主化就沒有現代化。但在政治體制改革還難全面實現之際,先動政績考核標準,先動內外監督機制,從這類政治宏觀調控做起,當可收立竿見影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