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民進黨內孤忠難覓 汨羅江邊不勝唏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1 08:57:20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社論說,又屆端午,觸景生情,特以新題重刊一九九四年六月九日的社論文章《籲在龍舟競賽前舉行祭悼屈原的儀式》,匆匆已隔十二年。

  社評說,十二年前,李登輝“毀憲禍國”,操弄黑金,本文當年的用心是在伸張已奄奄一息的士節,為聲援國民黨內少數與李持異議的諍諫之士而作;再看十二年後的今天,施政腐敗猶勝十二年前,但民進黨內,除沈富雄、林濁水等一二人外,竟然連輿論可以聲援的孤忠孽子都難覓。

  十二年了,施政從腐敗到更腐敗;而在執政團隊中,亦從黃鐘稀疏到只聞瓦釜,甚至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分肥分贓;除了聽到“鞏固領導中心”,幾已在民進黨中嗅不到一絲一毫的正氣。
  
  十二年前的政局,是李登輝及其佞幸之恥;十二年後的政局,則是民進黨全黨之恥。畢竟,當年國民黨內反黑金“毀憲”而不惜與李登輝決裂抗爭的力量,要大得多。 

  此外,本報在十二年前對抗李登輝黑金“毀憲”,被視為異端邪說,再對照今日後知後覺的滔滔輿論,亦可以此文為見證。 

  又逢端午,各地龍舟預賽已經登場。端午的許多習俗,源自紀念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投江自沈的悲劇;而屈原的悲劇,其實也是中國幾千年來仁人賢士共同命運的寫照。 

  社論指出,紀念屈原的種種活動有多重象徵意義:一是控訴腐敗的政治,二是表彰士人的節操,三是反映社會大眾對政治道德的期許。這些涉及崇高價值與意義的象徵性行為,即使證諸當世,仍然彌足珍貴。 

  試看屈原對於兩千餘年前楚國政情的描述:“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如今讀來竟似對於當前時局的寫實報導。只是,在古時候,仁人賢士若敢堅持良心、對抗權威,必須頂冒斧鉞、囹圄、炮烙、流配的風險;即令如此,仍有奮不顧身、擇善固執如屈原者,史不絕書。在今之世,則不但沒有黥首之刑,笞杖之苦,即使所謂的“白色恐怖”也已隨著解嚴與終止動戡時期而俱去;但是,何以在官場及學界只聞竊竊私語,不聞仗義執言?只見明哲保身,不見挺身衛道?真是辜負了這個民主時代,枉為自由人!至於如屈原所指“喔咿儒兒”、“如脂如韋”的政客與學者,渾水摸魚、賣身求榮、為虎作倀,更是愈演愈盛,蔚為主流。 

  在這個自由民主的時代裡,堅持良知的政治人物與知識分子,殆無可能落得屈原那般流離失所、自沈汨羅的下場;但是我們在“汨羅江外”的自由天地中,卻很少見到自由的心靈徜徉其間!古今映照,不勝唏噓。因此,紀念屈原自亦有其時代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