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扁在空蕩的“總統府”中,有如日本幕府時代中毫無實權的天皇... |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弊案纏身,陳水扁還有再奮起的機會?觀察詭譎的政局,一直反對罷免的馬英九態度全面翻轉,民進黨內其他天王私底下各種政治動作不斷,陳水扁在空蕩的“總統府”中,有如日本幕府時代中毫無實權的天皇...
此情此景,真叫人難堪啊!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報道說,在貪暴的弊端持續被揭發,民情激憤中,陳水扁就算還想負嵎頑抗,在目前的台灣政治環境中,陳水扁無法獲得大多數民眾信任已是既定事實,此時此刻,就算他還想要賴著不走,但除了坐困“總統府”之內,成了“形同軟禁”的“囚犯”外,他已經很難再有所作為了。
這是因為,當一個民主政體的統治者若不能恰當地掌握權力與能力的分際,造成了偏差不斷累積,使得官箴、財政、金融、政府效能各種環節出現各式各樣之顛三倒四的“合理性危機”﹝Rationality Crisis﹞。
既然政府的統治已經頻生不合理之處,奸宄自然有空隙可鑽,因此進而引發更大型的“正當性危機”﹝Legitimation Crisis﹞,各種頻被爆料的貪腐,就是在此背景下產生。這時候,其實已不是個別人物的操守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已經沉淪到“不可治理”﹝Ungovernable﹞的處境之中。
“國家”已不可治理,領導者已經失去了“正當性”時,民主體制國家的人民,當然不可能忍受這個人繼續領導。從趙建銘被羈押後的各種民調資料中,六成以上的人民都表達了對陳水扁的不滿,還有持續攀升、認為他應該自動下台的數字﹝至本報截稿前,中國時報最新民調已有四成七要陳水扁自動下台﹞,既然將失去了大半民意的支持,陳水扁怎麼可能繼續治理台灣?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五月三十一日,陳水扁提出“三個決心,一個堅持”後,馬上被各界看破手腳,因為陳水扁所操做的重點,在於想要藉“權力下放”為由,把四大天王綁成命運共同體“鞏固領導中心”,卻不是民眾所期盼的“自清”、“改革”和“認錯”,所以人民讓陳水扁下台的呼聲依然此起彼落,而且持續擴大之中。
於是,在肅貪、追弊風暴持續延燒中,那一個曾是全台灣最愛運用與濫用權勢的家族,已陷入了一種等於是翁婿皆被“囚”的處境當中了。
看穿真相,“算總帳”民氣匯聚
台開風暴引爆,弊端愈查愈多,致使趙建銘身陷看守所中,他當然是百分之百符合司法定義的“囚禁羈押”狀態;至於他的岳父陳水扁,在內外交迫中,正在坐“心牢”。據近日曾進出總統府的民進黨人士透露,短短幾天中,陳水扁“至少已經瘦了五公斤”,可以想像他當下的焦慮與不安是何等深重了。
“心牢”之外,不斷的貪暴被暴露,那些“雞犬升天”的鷹爪們,劣行還持續被揭發中。陳水扁得面對的真正困局,不是因為他對女婿的管教不嚴這一樁事而已。
其實,趙建銘事件祇是個導火線,人民是從這事件中看穿了陳水扁統治的真相,對於整個“國家”淪為私相授受的醜態,充滿憤怒,人民將持續質疑陳水扁的統治正當性,一股要和陳水扁“算總帳”的民氣已躍躍欲試。
在此情境下,民進黨天王們口說“鞏固領導中心”,私底下則是紛紛自保、卡位,山雨欲來風滿樓。
就在這種全台灣愈來愈多人不再信任他,他也愈來愈指揮不動眾政治人物,號令不了天下,陳水扁等於被迫“軟禁”在“總統府”之中,坐困愁城等待人民的最後判決。此情此景,陳水扁難道不是陷入政治意義的“囚犯”狀態嗎?
陳水扁當然能夠選擇“自囚”,也甘於自囚,因為就算窩在“總統府”內不出,笑罵由人,吃定了任期到二○○八年,也算好了在當今政治結構之中,不論是“罷免”還是“倒閣”,在各黨各派各有利害衝突下,都難以立刻實現,他仍可以自居是“總統”。
但這狀態還能撐多久?是一、兩周;還是一、兩個月;或是就此坐看浮雲,撐過剩下來的二十二個多月任期?恐怕,局勢已不是陳水扁還能掌握的了。
這是因為,陳水扁能賴著不走是仗侍著目前制度對他無能為力,也仗侍著最大的政治力量國民黨,在“溫良恭儉讓”的馬英九主持下,不會有過於激烈的行動。但陳水扁錯估了,原本遲遲沒有具體作為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終於有清楚的策略了。
體察上意,國民黨中央全面停擺
轉變的關鍵發生在六月三日,經過和一些非國民黨黨機器體系的策士會商後,馬英九下定決心要發動“由下而上”的“千村萬戶”罷免陳水扁的百萬人連署,國民黨將要大舉下鄉,在各地舉辦聲討大會,引燒全台遍地的怒火,展現更具體的民意,以造成民進黨立委直接感受到選民的壓力,促使民進黨政治人物不能再護短。
這樣子,罷免案將有可能突破“三分之二”同意的限制,陳水扁也就無法寄望“苦撐待變”,陳水扁終究得要去面對“知所進退”的選擇題。
一位參與討論與運作的國民黨人士形容,原本國民黨方面還真有坐困愁城之感,“人家民進黨是要‘鞏固領導中心’,國民黨方面則是‘追隨英明領袖’,整個黨中央全部都停擺了。”這是因為馬英九一開始就表態還不到罷免的時機,國民黨中央“體察上意”,全部跟著馬英九的基調走,不罷免、不倒閣、也不上街頭,一副等待天雷轟扁的老神在在。
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看到了重整舞台的契機,他率先跳出來喊罷免,還要周周上凱達格蘭大道,凸顯了馬英九的“不罷免、不倒閣、不彈劾、不上街頭,沒有動作”之“新四不一沒有”的軟弱無為。趙建銘事件不但成了壓垮阿扁的稻草,同樣也是國民黨和馬英九的壓力了。
國民黨人因此急了,私底下的討論、提案和各自串連動作頻頻,但是,一到了黨中央,黨官們個個還是體察上意。據指出,直到六月二日晚上,國民黨中央還是決定“不罷免、不倒閣、不彈劾、不上街頭,沒有動作”的“新四不一沒有”。
但是,媒體抨擊了,激進的泛藍選民怒吼了。六月三日上午,眼看著輿情不滿,馬英九感受到壓力,開始考慮要調整步伐,他不斷地打電話找各方策士討論,也不斷地約談國民黨的中央委員會商。據瞭解,在相關策士的幾個關鍵分析與建言下,馬英九終於想通了。
回到民間,推動全台倒扁聲浪
首先,相關人士提醒,雖然在現行制度上,確確實實如馬英九先前所擔憂的,不論是罷免還是倒閣,在民進黨立委抗拒與護短之下,都沒有成功的可能;馬英九所擔心的“藍綠對抗”、甚至罷免不過關,反而會被陳水扁視為“信任投票”的發展都是事實;但相關人士分析,做為一個“有‘領導力’的政治領袖與政黨”,如果因此就束手無策,“將會失去人民與追隨者的信任與信心。”
“能夠有所作為去突破現狀,才是領導能力的證明。”相關人士指出,做為“法律人”,馬英九認為弊案還沒燒到陳水扁,時機還不到也許有他的道理在。
但是,做為“政治人”,馬英九卻忽略了“司法也許還未判決,但民怨沸騰,過半的社會和人民在政治上,已經對陳水扁做了判決”,馬英九和國民黨應該要順應這股民氣,有所作為去導引這股力量,讓現狀的僵局能夠有新的突破口,也才能讓已經沉淪到“不可治理”﹝Ungovernable﹞危機中的台灣,因為新的局面產生,有找到新機會的可能。
商討中,策士們指出,這種突破,不該是“私相授受”,也不應該是“政黨分贓”。
如果國民黨的思考還是祇想在立法院、或是大台北進行與各政黨實力人物的折衝協商,都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思考,都是在中央的政治菁英的內部事務,這樣就將難以擺脫“倒扁”是“藍綠鬥爭”、“輸了不甘心”的觀感。策士們向馬英九建言,國民黨能做的,應該是要“走出會議室、回到民間;走出台北,進入基層”。
發動所有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在各村各里辦說明會、辦連署,把各地早已沸騰的民怨集結起來。讓全台灣到處都在發聲,使得倒扁聲浪成為全民運動。
除此之外,策士們也建言,走出大台北,也是國民黨的一次“操兵”機會,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的基層組織早已渙散,千村萬戶辦全民連署,等於是讓國民黨的基層組織有一次再集結的機會。而國民黨內有心繼續參選的人,不論是立委、議員、鄉鎮長、村里長,也將因此找到一個和選民直接互動的舞台。
策士建議,馬英九的戰略應該不是受困在現行體制之中,而是該優先走到民間,“由下而上”發動全台倒扁聲浪。祇要這個聲浪真能集結,“有哪一黨的政治人物,直接面對民意時還能我行我素?”這樣才能鬆動民進黨立委的態度。祇要能造成綠軍政治人物的直接壓力,將來要在立法院推動“罷免”,還是“倒閣”,反而是戰術層次了。馬英九大可不必預設立場。
一通電話,馬英九奪回主導權
除此之外,對於宋楚瑜發動的凱達格蘭大道的抗爭,策士們也和馬英九分析,如果馬英九不出面,宋楚瑜很可能過了晚上六點仍不退,群眾要是不散去的話,“二○○四年凱達格蘭廣場的窘困將會重演”,於是強烈地建議馬英九應該主動參與,既安撫群眾心理,也順勢化解人潮不退的政治危機。
一通電話,一通關鍵電話讓原本一直不願意到凱達格蘭廣場的馬英九驚醒了,加上他已經對未來的策略有了定見,馬英九終於站出來。群眾的不滿情緒也因此被安撫。
更重要的是,宋楚瑜搭的舞台,已經變成馬英九的戲碼。“馬英九站上廣場的那一刻,看著宋楚瑜在旁邊的一張苦臉,兩相比較,真爽!”相關策士得意地說,馬英九已經再度奪回主導權,宋楚瑜後續再多動作,短期之內,將很難再撼動馬英九泛藍共主的地位。
奪回主導權,戰略方向也清晰起來,馬英九於是在六月五日晚上,召集了國民黨一級黨務主管開會,國民黨立院黨團也隨之提案召開立院臨時會,並將正式推出罷免案,至於倒閣將放在“第二階段”。國民黨也正式責令各選區立委在各地發起“阿扁下台、清廉保台”的全民連署,黨中央也要舉辦全台定點說明會,全面展開促扁下台行動。
這種情況中,四成七要阿扁自動下台的民意、六成以上不滿意陳水扁的聲響,若都被國民黨在各村各里點燃的遍地烽火騷動起來,民進黨民代豈能再護短下去?到時候,陳水扁就算仍想繼續“自囚”在“總統府”,恐怕都將不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