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上週又有兩家投資企業宣佈進軍民營航空市場,在內蒙古組建支綫航空公司,而在此前已經宣佈籌建的20余家民營航空公司中,大多數都閃爍著投資企業的身影。
新京報文章稱,越來越多的分析師和航空界人士認爲,一些民營航空公司根本沒有産業運營的計劃,祗是爲了飛起來之後,成爲一個擁有航權資源的“殼”,而急于獲得國內航權的外資航空公司勢必會參股或者控股。民營公司的生死或否幷不重要,外資們想要的祗是順利進入國內市場,而民營的老闆拿到的是大筆的現鈔。
文章說,記得奧凱總裁劉捷音在首飛前,信誓旦旦地說:希冀用一己之力,要做一條攪動國內航空市場的鮎魚。然而市場壓力,迫使奧凱先求合資于大韓航空,再被均瑤集團控股;而成都的鷹聯航空雖然偏安西南,但其背後的神秘股東以及與新加坡方面有密切聯繫;新近開飛的東星航空,老總蘭世立長袖善舞,但從東星申請籌建開始的那一刻,“資本運營”就成爲這家民營航空公司靈魂深處的核心力量,而之後,無論蘭世立無論怎樣騰挪跳躍,也將都是資本運作的一個環節。
是走産業運營的道路,還是走資本運營的道路,决定了民營航空的何去何從。
60年前,兩個退役的飛行員,英國人諾伊·法瑞爾(RoyFarrell)、澳大利亞人悉尼·德坎特茲奧(Sydney deKantzow)各自以1港元作爲註册資本,隨後又有糖商巴菲特·斯威爾注資,輾轉從最初的一架作爲剩餘物資被處理掉的DC3飛機,發展到現在近百架的大型客機。這就是亞太地區排名第一的國泰航空公司的發家史。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借“天空開放”之機,蜂擁而起的上千家航空公司,生存至今的不過寥寥,絕大多數航空公司都成爲現有幾家航空巨頭的附庸。
文章認爲,從這個角度上講,産業運營固然可以成就航空巨頭,資本運營則祗能成爲巨頭們的分母。但所有民營航空如果都是爲“沽”而設,那麽有希望攪動盤活國內市場的鮎魚,豈不是未曾長大就被販到魚肆,搞活市場等等言論也是一番荒唐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