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美伊博弈轉動中東魔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7 11:07:30  


  中評社香港8月27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今日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的文章說,8月22日,伊朗正式對聯合國安理會1696號決議答復千呼萬喚始出來。伊朗沒有披露答復的具體內容,不過,近期伊朗高層頻頻向外界喊話,傳遞了其應對核問題的基本立場:伊朗已暗示將不會按西方要求暫停其鈾濃縮活動,不會放棄獨立研發核技術的權利,同時強調伊朗的核計畫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人們注意到,8月22日是伊朗自己確定的回應六國方案的期限,而聯合國第1696號決議規定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的最後期限是8月31日。

  文章說,為配合此次對六國方案的回應,伊朗可謂作了不少“預熱”動作:首先,伊朗近日舉行今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軍事演習,透過彌漫的硝煙,伊朗領導人表示已經作好了“迎敵”的準備。其次,欲分化歐美立場,軟磨硬泡,贏得繼續與西方國家進行周旋的時間。第三,在外交上爭取主動,拋出“新方案”以展示伊的“積極姿態”,使聯合國下一步的制裁決議難以一蹴而就。

  文章指出,應當看到,剛剛停火的黎以衝突使伊朗顯得更強大了,也更自信了。伊朗手中至少有4張牌可打:一是能源。伊是歐佩克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國,日產380萬桶,再加上其地理位置重要,控制著中東海灣地區石油通道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完全可以“興風作浪”;二是黎巴嫩的真主黨。黎以衝突的真正贏家是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本來美國想借以色列之後斬斷伊朗的這一翅膀,但真主黨浴火重生。三是伊拉克的什葉派。它們與伊朗的什葉派關係密切,伊拉克的局勢要想穩定,沒有伊朗的配合談何容易。四是庫爾德人問題。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接壤的地方約2000多萬庫爾德人,其中伊拉克的庫爾德人與伊朗的庫爾德人屬於同一部族。當然,加上美歐均有些自顧不暇,還難以在近期重燃戰火。伊朗也認為,有資本與西方在核問題上進行長期周旋。如果被逼太急,只要伊朗一旦“發力”,中東便會產生“蝴蝶效應”。

  美國總統布什日前稱擁有核武器的伊朗“是危險的”。美國在踏平巴格達之後,劍指德黑蘭。美國在今年初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伊朗定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頭號敵人,是必須剷除的“眼中釘”。美國的“大中東民主計畫”實際上是變相的美國外交工具,其戰略目標是要掌控中東地區,使之成為美國霸權的附庸。而在這一地區戰略架構中,伊朗儼然被邊緣化了,美國的這一戰略圖謀與伊朗的地區大國戰略目標迎頭相撞。

  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之後,什葉派在伊拉克政治生活中重新崛起,此外,什葉派的影響還在該地區其他國家有上升的趨勢。這大大增強了伊朗謀求地區大國的信心。獲取自主的核研發能力便是伊朗這一雄心的“激情流露”,因此不會輕易在核問題的較量上示弱。可見,一個是要將“整合”中東作為強化其全球霸權的一環;而另一個是將謀求在中東的大國地位作為其國家意志的體現,這兩種力量的博弈,將翻轉著中東的政治魔方。


    相關專題: 黎以開戰 中東危機升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