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日前推出的《長三角城市群綜合競爭力(2005年版)評價報告》顯示,長三角城市群競爭力持續增强,區域內競爭日趨活躍,經濟、社會結構及其運行效率、和諧度均有明顯提昇,城市間在競爭中實現“雁陣齊飛”。
中財網文章說,專家指出,這預示著長三角城市群有望在“十一五”發展中,率先成爲中國新一輪財富集聚的戰略平台。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研究員鬱鴻勝介紹,與此前相比,長三角16個城市最大的進步在於,由過去單純地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向著集約、高效的增長方式以及經濟、環境、社會和諧發展演進。
“這是一個喜人的開端。”眼下正忙于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十一五”規劃研究工作的鬱鴻勝說,包括長三角在內的幾大城市群是中國形成國際綜合競爭力最密集的區域。城市群綜合競爭力决定了新世紀中國發展的命運,而長三角城市群的整體領先性决定了它在“十一五”發展中,最有可能成爲中國參與全球競爭最突顯的示範區域,也最有條件成爲國家新一輪財富聚集的戰略平台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示範基地。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由海峽兩岸及港澳近百名城市競爭力專家携手製作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顯示,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半島城市群等15個城市群中,長三角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指數位居第一;該報告評估出的全國前20强城市中,長三角佔據了5席,分別爲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而在包括了科技創新等35個指標項目的9大評價指標體系中,長三角在城市群規模、中心城市功能、吸引力等7大指標體系上遙遙領先。
而系列高速城際交通的開工也將使得長三角區域內部經濟格局日趨完善。滬杭磁懸浮與京滬高速鐵路從南、北兩端將長三角貫通,而根據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到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內將建5條城際軌道,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爲中心的“1至2小時快速交通圈”。
在軟件方面,長三角城市群也比其他區域更具先發優勢。鬱鴻勝說,城市群實質上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空間佈局,長三角各成員的區域一體化意識蘇醒得較早,一體化進程走在全國前列。各城市越來越感覺到,城市發展需要走群域化道路,單個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碰到僅憑自身力量難以解决、或者即便能解决但也非常不經濟的城際相鄰問題,而在城市群中,這些“瓶頸”的突破會獲得比較經濟、有效的公共平台。
正因長三角城市群的帶動、輻射作用,周邊要求加入的城市越來越多。在16個會員城市之外,江蘇淮安、浙江金華等10個城市也以“觀察員”身份在“長三角俱樂部”門外守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