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似乎每個人對全球化都有自己鮮明的立場。但是關於跨國公司的深入思考却很少,雖然它被很多人看做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IBM主席薩姆·帕米薩諾文章稱,21世紀的新型商業模式事實上幷不是“跨國公司”。新的組織形式,在IBM稱之爲“全球整合企業”,在結構和運作上完全不同。很多與全球化相關的利益集團錯誤地把20世紀的跨國公司搬到21世紀來進行討論,這種錯誤既在自由市場的鼓吹者中發生,也在全球化反對者中發生。
文章描述了這個新生事物:在跨國公司模式中,公司在關鍵的市場中建立當地産能,而在全球基礎上履行其他職能。這種做法是對保護主義和國家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幷且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的一種反應。舉例來說,美國的跨國公司如通用汽車(GM)、福特(Ford)和IBM,均在歐洲和亞洲設廠,建立起本土化的員工體系,却把研發和産品設計留在母國。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全球整合企業改革其戰略、管理和運作,在全球範圍內整合生産,幷把價值帶給顧客。由於共享的技術和共同的商業標準,而且得益于全球信息技術和通訊基礎設施,這種做法目前已經成爲可能。因爲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允許企業將各種職能和業務分別對待,企業能够把它們進行分解,判斷自身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得最好,而哪些方面適合交給合作方去做,然後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在一起。
這些决策不是簡單地剝離非核心業務,也不是勞動力套利(即把工作轉移到工資較低的區域)。這些决策是積極地管理不同的業務、專有技術和生産能力,爲企業開闢多種發展路徑,讓企業能够與合作者、供應商和消費者建立更密切的聯繫,更重要的是,讓企業能够進行多方面的、協作性的創新。
文章表示,這種創新不僅是産品創新,還包括服務創新。這種創新改變了商業流程的整合方式,改變了企業管理方式,改變了知識傳播方式,改變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幷且改變了企業、社團和社會參與企業幷從中獲益的方式。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領導者均認識到創新對未來至關重要。當今,創新天生就是全球性的。
文章相信全球整合企業是一個更好、更能創造利潤的商業活動組織方式,而且它能爲發達國家乃至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舉例來說,將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整合到整個全球生産體系中,已經提高了當地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産條件,而且在這些國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當然,向全球整合企業模式轉型也爲社會各個部門的領導者提出了巨大挑戰。
第一,技能。很明顯,競爭將進一步白熱化,這從全球更多的人能够平等進入生産過程和市場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唯一的、最爲重要的競爭領域,也是多數商業决策的主要考慮因素,將是確保擁有高價值的技能。國家和企業至少必須投資于教育和培訓,如果他們想保持目前的地位。
第二,信任。儘管産品生産和業務運營在多個國家的多個組織進行,但一個公司在管理、透明、機密、安全和質量等方面的標準都必須保持一致。我們需要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組織之間建立共同價值的基礎上,尋求建立信任的新方式。這意味著組織文化將發生巨大變化,多樣化的企業和社會組成部分之間將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以及在管理複雜的市場時將需要新的標準。
這些變化需要時間。但是取代全球一體化的另一種選擇幷不吸引人:把圍繞全球化的問題放在一邊不解决,問題祗會更嚴重。人們最終可能會選舉對貿易或勞動力實施嚴厲法規的政府上台,或許還是貿易保護主義很嚴重的政府。更糟糕的是,他們可能會使極端國家主義、仇外情緒和反現代化的趨勢加劇。
文章指出,這些問題相互聯繫,單靠企業或政府都很難解决。的確,所有的組織形式都必須走到一起。作者相信,在改革醫療和教育、確保貿易和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促進創新、培訓和幫助無依靠的人、應對環境問題和傳染性疾病以及全球化帶來的衆多其他問題上,公共部門的領導者都會發現在商界能够找到自願合作者。
文章表示,如果能够被正確理解,全球整合企業將起到巨大的作用。一個充滿希望的新演員走上了世界舞台,希望各個領域的領導者都能開始認識到它的潜能,開啓商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