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的主經緯綫有兩條:一是科學發展觀,二是構建和諧社會。這二條互爲表里、相互交叉又相互補充的主經緯綫是中國在 21 世紀能够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 |
中評社香港 3 月 10 日電 ( 評論員 商弈 ) 三月的北京,春風浩蕩。每年一度令世人矚目的中國政治生活的盛會,就在這春風里拉開了大幕。今年“兩會”的焦點是什麽?這個問題恐怕是不答自明的:自然當屬“十一五”發展規劃。
“十一五”規劃對於中國來說,是個什麽考題,它又將給世界一個什麽樣的答案?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是見仁見智,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
首先,看看“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經濟指標:今後五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 7.5% ,到 2010 年, GDP 總量要達到 26.1 萬億人民幣,約折合爲 32000 余億美元,人均 GDP 要超過 2400 美元。在中國經濟保持了二十餘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後,已沒有多少人會對此目標抱持懷疑態度。
然而,“十一五”告訴世人的,顯然不僅僅是一個發展的速度,而是從低質量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從不公平發展到公平發展;從不協調發展到協調發展;從不可持續發展到可持續發展。這就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全面、均衡發展。我們可以從“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中22個主要量化指標(分爲14個預期性指標和8個約束性指標)中看出端倪。
“十一五”規劃與以往的五年計劃相比,最大的不同應該是體現在它的指導思想上。這就是從“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一條主綫,貫穿昇華到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這兩條經緯綫的共同編織。她集中體現在“六個立足”上,特別是最後一條“立足以人爲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筆者從中讀出了一份泱泱大國的理性與從容,也讀出了一份身爲當代中國公民的自豪與自信。
如果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是讓中國人民從貧困走進小康的“密碼”,那麽,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就是中國從大國走向强國,中國民衆從小康走向富裕的真經。從這個意義上說,“十一五” 發展規劃就是一份中國要擺脫百年來積貧積弱的形象而開始向現代化强國邁進的宣言書。
回頭看,新中國的發展史,基本上都包含在“一五計劃”到“十五計劃”的過程中。從 1952 年的約 1000 億 GDP 起步,走過十個“五年計劃”,到 2005 年,中國 GDP 已達 182321 億元,成爲名列世界第四位的經濟大國。然而,這其間,經歷了多少反復來回,多少磕磕碰碰,多少艱辛曲折。遠的不說,就是這 20 年經濟高速發展,在取得輝煌成就的背後,也隱藏了許多深層次矛盾。諸如社會分配不平衡造成的貧富懸殊、城鄉發展差距及區域發展差距、環境惡化、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本市場發育遲緩、以及對於阻滯市場經濟的體質機制障礙等等。這些問題構成了國家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阻力和隱患,因此要求我們的治國方略也必須相應有所改變。
“十一五”的主經緯綫有兩條:一是科學發展觀,二是構建和諧社會。這二條互爲表里、相互交叉又相互補充的主經緯綫是中國在 21 世紀能够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依筆者個人解讀,“十一五”在科學發展觀的經綫下比較突出地强調了自主創新與建立節約型社會及環境友好型經濟,這將保障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緯綫下,則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爲主。尤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十一五”中爲它單獨設章,顯示了其重中之重的地位。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宏大事業,“十一五”是其開篇謀局之時,當然要濃墨重筆。可以說,農村的事辦好了,中國的事也就基本解决了;或者反過來說,沒有農民的好日子,就沒有中國的和諧社會。
我們欣慰地看到,在這兩條主經緯綫的貫穿指引下,“十一五”規劃對於上述矛盾和隱患做了較好的把握和處理,以“六個立足”回答了 “發展什麽、靠什麽發展、如何發展”的問題,從爲我們編織出了一幅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藍圖。
以“十一五”爲開端,將是中國在21 世紀中期走向未來人們預期中的民主、富裕的現代化强國的新起點。我們有理由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