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 |
中評社廣州9月14日電/昨日,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在2006第三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正在嘗試建立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各相關部門之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以適應金融業綜合經營發展趨勢的需要。這是官方首次在公開場合對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事發表言論。
李勇表示,中國在2003年分離了中國人民銀行的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形成了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相互配合的分業監管體系,新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旨在適應綜合經營發展的趨勢。金融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這讓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當中學會了生存的技巧。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改進監管方式,提高監管質量,使監管標準逐步向國際標準靠攏。
據新京報報道,金融市場主要由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和黃金市場五個市場組成。這五個市場緊密聯繫,相互作用。中國當前的監管基本格局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由“一行三會”即人民銀行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對這五大金融市場進行分別監管。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體系有利於針對不同的金融活動確立不同的監管目標,從而使監管更加專業化。但是這一監管格局與混業經營、國際金融集成化的發展趨勢相比,存在一些不和諧之處,甚至可能阻礙中國金融市場整體的發展。
這種分業監管的模式以監管權力劃分為特徵,變相割裂了統一的市場,剝奪了投資者共享五大市場的權利,降低了市場效率。每一個監管機構出臺的監管政策都只是針對自己的監管領域,缺乏全局觀念,忽略了五大市場緊密聯繫的事實。
為此,2004年,中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一起公佈了《在金融監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備忘錄》,希望彼此之間加強互相協作。
“現有的監管格局與金融市場本身監管互聯的特性相衝突,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金融創新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為中國金融行業全面開放、引入外資留下了金融安全隱患。”昨日,在出席國際金融論壇的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向記者表示,金融監管方面的分工合作在實際中落實的並不多,沒有改變金融市場諸侯割據的現狀。
據朱民介紹,在本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召開之前,有關“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事已經在國內金融機構和研究機構內引發熱烈討論,並有望成為年底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