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2月20日清晨,南京長江大橋南橋頭堡在濃霧中若隱若現。當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籠罩南京,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新華社 |
“賬其實很好算,與其花數十億改建,不如乾脆炸掉南京長江大橋,徹底疏通長江黃金水道,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到10年就能超過上千億,”在長江“黃金水道”開發建設的呼聲日隆之時,一位不願具名的橋樑專家日前通過媒體發出這番肺腑之言。
多座跨江橋束縛長江航運
有關專家指出,長江的水量是歐洲第一大河萊茵河的6倍,但運輸量卻僅為萊茵河的1/6。這種差距除長江水道省市跨度大、區域協調困難、各自利益平衡等主觀因素外,跨江橋樑的因素也成為約束長江航運變身“水上高速”的最大瓶頸。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金義華,明確指出了目前長江幹流上部分橋樑建成帶來的“後遺症”,其中最典型、影響最大的就是南京長江大橋。
金義華說,南京大橋以下港口由於不受橋樑淨空高度的限制,3萬~5萬噸級貨輪可乘潮直達,而南京以上港口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先後投資數10億元在蕪湖、安慶、九江、黃石、武漢、城陵磯、重慶等港口建成的數十座5000噸級外貿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卻很少有大型外輪靠泊。據有關部門統計,2001年進入長江的國際航行船舶雖然超過1萬艘次,但99%的船舶均在南京以下港口。
大橋太矮堵住萬噸巨輪
為什麼南京長江大橋會對通航造成巨大影響呢?原來是橋樑淨高不夠而“腰斬”了長江。
1931年,美國萬噸級“加利福尼亞”油輪曾自長江口直達武漢。但20世紀60年代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度僅有24米,如同一座千年鐵鎖,把大船擋在橋下,豐水期僅能通過3000噸級船舶,萬噸級外輪根本不可能通過,限制了長江作用的發揮。後來新建的蕪湖、銅陵、安慶等長江大橋的淨空,也“將錯就錯”地比照南京長江大橋的淨空高度建設,致使南京至銅陵213公里可供萬噸級海輪通航的深水航道未得到充分利用。
據金義華介紹,新中國成立前,長江上沒有一座大橋。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到1995年,長江幹流上的大橋也不過8座。然而,截至目前,長江宜賓至上海段已建成通車的橋樑有39座,在建的11座,近期擬開工建設17座。到2020年,長江上還將建橋(包括隧道)70座,未來10年內,長江大橋將突破100座,2020年將達124座。近3000公里的長江幹流上,平均不到30公里就會有一座跨江橋。
建議:皖鄂各掏500萬炸橋
不願具名的橋樑專家透露,關於南京長江大橋的改造問題討論延續多年,最終沒有實質性結果的原因其實在於改建的資金無法落實。
由於該橋隸屬關係複雜,鐵道部、交通部、江蘇省等多個省部級單位均對其有管理權,具體到投資問題就很容易相互推委,無法達成共識。反過來說,改建的最大受益者到底是誰,各方也各執一詞。
該專家建議,以不到1000萬元的炸除清理方案換來上千億元的黃金水道收益,國家完全可以出面進行協調。1000萬元的資金很容易籌措,炸掉後受益最大的安徽和湖北兩省肯定願意出這筆錢。
南京誓護橋重慶促拆橋
兩副市長舌劍唇槍
對於南京長江大橋保存與否的問題,近年已引發多次爭議,當中最為激烈的,莫過於重慶副市長黃奇帆與南京副市長蔣裕德的一番舌劍唇槍。黃奇帆曾在一公開場合要求拆除南京長江大橋,但在場的蔣裕德則以“大橋五十年都不會倒”作回應。
今年1月上旬,上海舉辦關於“長江黃金水道開發”的主題報告會。與會的重慶副市長黃奇帆演講時,暗批南京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大橋阻礙重慶的發展,應該考慮將其拆除。
在同樣場合的南京市副市長蔣裕德則指出,把長江上的幾座老橋拆掉,但實際上恐怕很難做到。他笑言,現在南京長江大橋淨空為24米,一般的船隻沒法通過大橋開往中上游,令南京港吞吐量大增。他又笑言,南京長江大橋再用50年也無問題。
有分析指出,兩名副市長的言論,都不外關乎一個“利”字,大型貨船無法通過南京長江大橋,令南京能從中獲得中轉、運貨等巨額經濟利益;一旦將大橋拆除,這些利益將會變得一無所有,故南京極力反對拆除南京長江大橋。相反重慶卻因欲再發展經濟,南京長江大橋無疑是“絆腳石”。
網友激辯
反方:
●南京長江大橋也算是中國的文化遺產,怎麼能拆呢,就是不通車了,放著看也不能拆啊!
●南京長江大橋已經是歷史文物了,連小學課本扉頁上都有它的玉照。它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嗎?
●都什麼年代了,發展還要靠內陸水運?多修點高速公路和鐵路,少收點過路費,安徽和湖北一定會發展的。看看安徽的路,就知道安徽註定落後了。
正方:
●南京大橋的確阻礙了長江上游的發展,生產要素既無法向上聚集,上游的工業製成品又無法本地出口,只得到南京或下游來出口。
●為了國家發展,真要拆除南京長江大橋,也不是不可考慮。
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