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遺產日特別展覽》6月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民眾將看到國家保護遺產行動的重要成果。 |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日在中國政府網公佈,所列項目雖然從此將受到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的關注與保護,但此間專家認為,保護工作仍需“與時間賽跑”。
據新華社報道,此次公佈的名單列入了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也收錄了白蛇傳、梁祝等傳說以及孟姜女、西施等民間故事;不僅有吳橋雜技、少林功夫、蘇繡等海內外熟知的絕活兒,也有格薩爾、蒙古族長調、侗族大歌等少數民族世代口授心傳的遺產。
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田青說,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各地報送的1300多個項目中遴選出來的。今年初,評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一傳出,各地就踴躍報送2000餘件展品和2000餘幅照片,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
文化部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專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組織一個跨學科的專家組,涉及音樂、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等十個門類。由於缺乏經驗,名錄的報送和篩選出現意見分歧和學術爭論,但最終遴選出的項目均經過再三討論,具有學術和留存價值。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它在與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進程進行一場艱巨的抗爭。”田青說,在中國,每分鐘都可能有一位老藝人、一門手藝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鐘都可能會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
田青說,維護和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宋兆麟說,中國自上世紀50年代起就對各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化進行調查記錄,近年來更開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開展大規模的田野普查和蒐集整理。
“去年年底,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再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和關注。今年春節期間舉辦的規模空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就是例證。”宋兆麟說。
田青說,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遺產一樣,與其所處的地方經濟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時下一些旅遊景點將少數民族風俗作為噱頭,將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歧途。能否傳承併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重新獲得生命力,關鍵要依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者的努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過去四五年間經歷了“從冷到熱”的發展。6月10日,中國將迎來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現在,中國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正在傾注越來越高的熱情,但田青仍然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前景是“希望與憂慮並存”。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佈,將幫助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傳統。只有全民的保護意識提高了,我們才不會讓‘遺產’變成‘遺恨’。”田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