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據說,在南美洲的巴西,不懂足球的人不會被選爲總統,因爲不關心足球的人,就得不到大多數人的尊重和擁護,“足球”已是巴西“國民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國,把沒文化的人叫做“文盲”,俗話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 中國經濟週刊文章稱,此結論對企業同樣適用,一個企業沒有屬於自己的優秀文化,就等於沒有靈魂,其生命之路是走不長的。
開好一個門店,可以靠“老闆”個人的優秀;辦好一個中型企業,就要靠一個優秀的團隊;而管好一個大型企業就必須靠成熟的企業文化。不過,近年來管理學界對“企業文化”的解釋不止一種,有意無意間,“企業文化”被披上了玄妙的外紗。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爲規範。講通俗點,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願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澱,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里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於(約束)大家的行爲,逐漸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爲衆人的“行爲規範”。
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企業管理學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管理機制、規章制度、基礎工作、軟件技術的應用等方面。但進入21世紀之後,人們越來越發現,雖然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對的,但是這一切還都必須靠“企業文化”來粘合、盤整、條理與統帥,否則,仍然會矛盾重重,內耗不斷,效率低下。
不少企業在外地設立了分公司、辦事處,但依然很難上下協調一致,辦好事情。一些公司學習肯德基、麥當勞搞起了連鎖經營,但往往是連而不鎖,各自“爲政”,原因是祗學了人家的皮毛,根本沒學會怎樣建立連鎖經營企業的文化體系。我們很多曾經優秀後來落伍,甚至破産倒閉的企業,失敗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對分、子公司的管理失控;連“跨省”的公司都辦不好,更不要說管“跨國公司”了。最複雜也是最簡單的原因,就是缺乏統帥人們靈魂的優秀企業文化。
國外有很多知名跨國集團的分、子公司遍佈全世界,經營規模多達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管理的複雜程度極高。其正常運轉靠什麽呢?除了現代數字化的遠程監控系統,還必須靠多年傳承下來的企業文化,靠與之相匹配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行爲準則。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成功的一批企業家,大都擔當决策者的角色。但有誰想過,自己離開後,企業是否還能有序地發展下去?張瑞敏曾非常羨慕國外的大型企業,“領導人一代一代換下去,依然能保持非常强的競爭力歷經百年而不衰,這才是真的不簡單”,而“中國企業往往是一個領導人換了,一切就都變了,甚至這個企業就不見了”。
這說明中國企業文化的不成熟,文化的力量還很脆弱,還不足以系統地、深層地影響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和具體行爲。
在江浙,流傳著“有什麽樣的老闆就有什麽樣的企業文化”的說法,細想一下不無道理。老闆是企業的投資所有者、决策者,其他人屬於從屬地位,人們爲了自己的生存,一般都不願得罪老闆,會按老闆的意圖行事,這是最起碼的道理。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辦事的“明規則”和“潜規則”。這就是文化,是帶有老闆極强個人色彩的文化。所以,企業的領導者首先要有這種意識,要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喜好、傾向甚至習慣都會影響到員工的思想。而這些很可能成爲本企業文化的要素,也許是有益的,也許是有害的。
因此,一個企業文化的建設要從“老闆”抓起。“老闆”如果不懂或不重視自己企業的文化建設,那就是“文盲”了。“文盲”能成功地創建一個家業,但一定管不好一個企業。所以,“文盲”企業的命應該而且一定是短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