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運河濟寧段。 |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日前在全國政協組織的“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途中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世界遺產規則的變化以及南水北調給運河保護帶來的機遇,使大運河申遺“悄然升溫”。
據羅哲文介紹,20多年前中國申報長城等第一批世界遺產時,專家們就提出了“大運河申遺”的建議。但當時一些觀點認為“文物是固定的,運河是流動的”﹔而且一些河床已經幹涸、部分河段污染較重、一些河道已經改變,因此大運河不適合申報世界遺產。大運河申遺的事情也就因此耽擱下來。
據悉,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最新一版《行動指南》中,遺存運河和文化線路作為新的世界遺產種類已赫然在列,而且國外已經有運河成功申報世界遺產的先例。
《行動指南》將遺存運河的特點歸結為,“它們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這些滋養長期以來通過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不斷得到體現。”羅哲文說,大運河完全具備這些基本的要素,是標志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遺產。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在即是運河申遺升溫的另一大主因。羅哲文說,東線水穿過黃河後,如果能對河北、天津段的運河進行生態補水,千年運河有望流淌起來,重現生機。此外,南水北調建設還充分考慮了沿線文物的保護,從東線的實際而言,也就是對運河沿線文化遺產的保護。南水北調東線對於大運河而言,具有“生態修復”和“文物保護”的雙重意義,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