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鋼鐵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已經成了共識。(資料圖片) |
中評社廣州12月6日電/中國鋼鐵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否一定是壞事?據中國證券報消息,業內專家在昨日(5日)閉幕的“2006年中國制鋼原料及鋼鐵國際大會”上對這些熱點問題各抒己見。
統計數據存爭議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表示,中國鋼材統計包括重複統計在內,與實際相差很大。據他介紹,2006年1-10月,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為鋼產量3.4614億噸,同比增長18.35%;鋼材產量3.8061億噸,同比增長23.81%。而1-9月份,中鋼協會員企業平均綜合成材率為95.72%,全國平均為95.5%。因此,按95.5%的成材率計算,1-10月份全國實際生產鋼材約32416萬噸。可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約比實際(不含重複材)高出5645萬噸,鋼材重複統計率為14.83%。
這意味著,現有統計口徑中的重複統計因素可能誇大鋼材資源供應量的情況,從而容易使鋼鐵產業是否出現產能過剩的判斷不夠準確。
但另一方面,部分與會鋼廠代表卻認為國家統計局明顯低估了今年新增的鋼鐵產能數據。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羅冰生曾表示,預計今年新增煉鐵產能2300萬噸、煉鋼產能2500萬噸、軋鋼產能4300萬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已新增產能煉鐵741萬噸、煉鋼1218萬噸、熱軋1581萬噸、冷軋196萬噸。一些鋼廠代表對此表示懷疑:“僅憑我瞭解的大鋼廠今年投產情況,今年新增產能就不止這麼多。”
此外,出口統計數據進一步使鋼材統計撲朔迷離。吳溪淳在會上表示,因進出口鋼材結構中二次、三次加工材所占比例大於鋼材實際生產中的比例,計算中國鋼的表觀消費量時,把進出口鋼材折算成鋼的成材率按94%計算比較恰當。
結構過剩成共識
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副司長劉富江表示,用歐美國家產能利用正常值79%-83%來衡量,1995年至2005年,中國粗鋼能力利用率平均為80.43%,基本上處於正常值區間內。尤其是“十五”期間,中國粗鋼產能利用率均高於正常值區間的下限。而根據國際上的通行統計方法,用年初和年末生產能力平均計算能力利用率,那麼調整後的粗鋼能力利用率大幅提高,尤其是2003年利用率達到98.2%。
而進一步研究表明,2004年占全國總產量30%的前十大鋼廠粗鋼能力利用率平均為101.83%,處於超能力發揮狀態。其中,四家鋼廠粗鋼能力利用率超過100%,最低的也達到88.77%,遠高於整個鋼鐵行業79.07%的能力利用率水平。主要鋼廠超能力發揮的情況表明,對整個鋼鐵行業起主導作用的前十大鋼廠產銷銜接良好,基本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反而有不同程度的產能不足。
他同時表示,目前國內主要用鋼行業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國際市場需求旺盛,鋼材出口大幅增加,拓展了國內鋼鐵企業的發展空間。從鋼鐵供給看,鋼鐵行業1-9月份投資累計同比近幾年來首次下降0.9%,這說明未來供給勢頭減弱,潛在的產能過剩壓力有所減緩。
但寶鋼股份總經理助理賈硯林認為,2001年以來,中國鋼鐵業產量增幅基本在20%以上,需求增幅則逐步回落至10%左右。目前鋼鐵業供大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國內需求增長已經不能吸納產能增長。以2006年為例,預計產量將增加7000萬噸,但國內消費只能吸納其中的約4000萬噸,其餘的3000萬噸則只能流向出口。“未來國際市場勢必難以容納中國鋼材產量的迅速增長,在此情況下,供大於求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儘管如此,賈硯林仍強調,目前鋼鐵業的主要問題是“供需結構失衡”,部分鋼鐵企業產品沒有競爭力,財務狀況惡化;而優勢鋼鐵企業則研發能力強,盈利能力強。
劉富江也認為,中國鋼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過剩。游離於主流鋼廠之外的中小鋼廠拉低了整個鋼鐵行業能力利用率,而且存在著技術含量較低、能耗較高和污染嚴重等諸多問題。
市場競爭促並購
多位專家認為,鋼鐵業產能過剩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它也許可以促進市場競爭,並最終推動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的並購重組戰車。
劉富江認為,當前鋼鐵業即使有產能過剩,這種必要的過剩對促進產業競爭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家電為例,如果沒有當初的過剩,就沒有現在家電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賈硯林表示,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的情況下,未來中國鋼鐵業必然走向更為激烈的競爭態勢,而這一形勢將給鋼鐵業的並購重組帶來新的機遇:優勢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而落後企業將被聯合、兼併、收購甚至淘汰出局。
一位業內人士也者表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出現產能過剩,也只有過剩的產能才能促使市場優勝劣汰,使優勢企業壯大、兼併。“市場好時誰願意被人兼併?只有幹不下去了才會賣給別人。”而一位鋼廠負責人則表示:“我們其實不希望行業利潤太高,因為這樣大家會一哄而上,把行業搞得太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