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台灣聯合報一篇特稿文章指出,儘管台北、高雄市長選舉正式開跑,不過,或許是受到陳水扁“國務機要費”、以及台北市長特別費等事件的影響,選情還是相當冷清,偶爾有宣傳車喧擾而過,卻遠不如修理紗窗、紗門、玻璃的發財車來得頻繁。
在高雄,由於發生捷運泰勞抗爭事件,民進黨的代理市長陳其邁雖然準備已久,卻因為其父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涉嫌而黯然下台,甫辭掉勞委會主委一職的陳菊得以在亂軍中趁勢取得黨內提名。
文章說,陳菊雖然出身新潮流,不過,為人豪邁,因此,在陳其邁應允出任競選總幹事以後,黨內派系歧見大致底定,即使前市長謝長廷的人馬不甘交出地盤,卻也不能再公開掣肘。最大的變數是紅杉軍南下開疆闢土,在無意中激起深綠選民的危機感;後者原本意態闌珊,卻也不得不暫時忘掉幾年來對於“四不一沒有”、以及“統合論”的悶氣,適時救了阿扁、也順便幫了陳菊。
然而,沒想到又爆出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事件,在流員競相表態切割、甚至於出走之際,委實讓陳菊左右為難,不知究竟自己要當新潮流的“菊姐”、還是民進黨的“台灣菊”。不過,從辯論中她對於三通所委婉表達的保留態度,可以看出至少在選前不能不與國民黨黃俊英的訴求有所區隔,只要穩紮穩打、犯錯越少,就越有贏面,一切等選後再定奪。
文章指出,在馬英九市長特別費事件浮現之後,民進黨的士氣大為提高,陳菊的支持度也逐漸上揚。然而,在戰略三角的局面下,儘管棄保的呼聲不斷,然而,台聯黨的候選人羅志明打死不退,特別是在辯論中左右開弓、表現非凡,讓一向熟悉武場、不諳文場的陳菊倍感壓力。當下,經過一番三溫暖的陳菊,除了必須廣結善緣,不要只是拉抬自己派系的市議員候選人,還要祈禱羅志明帶走的只是淺藍的票。
文章認為,在台北,由於選民結構有利藍營,只要藍軍不分裂,民進黨根本沒有突破的空間;問題在半路跑出宋楚瑜,讓謝長廷有坐二望一的機會。對於宋楚瑜來說,在親民黨“立委”紛紛倦鳥回巢時刻,非得老帥親自披掛上陣,否則,在明年“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之下,一定四處遭受國民黨封殺,當然要放手一搏。
國民黨候選人郝龍斌看來忠厚,否則,當年民進黨政府就不會延攬入閣。不過,優點往往也是缺點的來源,不管是平面、還是電子媒體的文宣,看來平凡無比,彷彿是要以逸代勞,無法讓沒有政黨偏好的選民引起共鳴。在最後階段,即使對手引領而望的拉法葉案中仍舊未能冰山浮出,究竟棄誰保誰,尚難論斷。
相較於“閣揆”蘇貞昌蠢蠢欲動,謝長廷除了率軍北上突圍以外,卻又不忘回頭調侃陳水扁一番。不過,除了高雄市的政績以外,民進黨支持者對於他的“一中憲法”、以及“一國兩市”的主張,記憶猶新,是否能釋懷,仍有待努力;只不過,長仔迄今只表現他的機智、以及口才,大家似乎忘了他已經當過“行政院長”,更不用說失敗的“和解、共生”理念。
文章指出,最為尷尬的應該是台聯黨。原本,在朝野對抗的情況下,台聯或可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把街頭的對立轉化為“立法院”的立法獲勝聯盟;奈何,兩極化的藍綠對決,反而鬆動的選民又回籠各擁其主。從“立法院”減半修憲以來,可以看出民進黨頂多寧願台聯變成自己內部的一個派系,也不願意任令坐大,表面上客客氣氣,當然就不會有真正的整合。此外,基層的競爭雖非你死我活,候選人卻不知如何在與民進黨區隔之際,又可以不被解釋為趁火打劫式的切割,真是左右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