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標準普爾昨天調高香港和中國內地評級,香港由“AA-”上調至“AA”,前景評級是穩定,成為歷來最高評級。中國內地亦由“A-”調高至“A”。標普同時調高香港和內地評級,反映國際評級機構看到香港和內地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內地經濟好必然對本港帶來正面作用。國際評級機構尚有此眼光,本港更應抓住內地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加強與內地的合作,在國家的發展中加快發展自己。
每隔一段時間,國際評級機構就會發表報告,對香港的經濟狀況品評一番。面對各種評級,無論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都宜以平常心看待。只有保持清醒,鞏固優勢,彌補不足,才能不斷提高競爭力。各類國際機構的評級排名都有其理念和取捨,例如傳統基金會的理念是政府愈少干預愈好,世界經濟論壇則偏重於“成長競爭力”。標普近年來對香港的評級,往往著眼於中國內地經濟對香港的影響,這是其獨到和中肯之處。去年初,適逢標普香港辦事處成立十周年,標普旗下的信用評級與亞太證券研究的資深分析師共同回顧了香港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並對香港下一個十年的發展作出前瞻性的評論,認為近年來的發展顯示,香港有越來越向其腹地珠江三角洲靠攏的趨勢,香港作為珠三角商業服務樞紐的地位也日漸鞏固,令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都會」的角色也漸見清晰。今次標普調高香港評級,強調了內地借貸基礎改善對本港的正面作用,正反映出標普重視內地經濟對香港評級的影響。
社評指出,至於本地因素,標普指香港經濟強勁,加上近期財政狀況改善,尤其政府致力控制開支,均對評級帶來支持。本港過去幾年曾出現龐大財赤,一度影響評級。2004年5月5日,標普將香港的本地貨幣評級展望維持“負向”,反映了香港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在經濟復甦及政府開支縮減的合力推動之下,特區政府經常及綜合賬目於2005至2006財政年度開始達致收支平衡,並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盈餘。必須強調的是,在經濟復甦趨勢下,政府不應在節流方面有所鬆懈,因每年的審計報告都列出政府多項不當開支,政府控制開支還應加大力度。
另外,標普肯定特區政府為擴闊稅基以減低收入來源波動性,就開徵商品及服務稅進行諮詢的做法,顯示評級機構關注香港稅基狹窄,認同擴闊稅基。但開徵銷售稅將可能改變本港簡單低稅制的優勢。因此,政府不宜以標普認同擴闊稅基而堅持開徵銷售稅,因為擴闊稅基絕不止開徵銷售稅這一條路。如何另闢更好的途徑,政府應提出更多的方法,並鼓勵市民獻計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