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兵某部在炮擊金門前表決心。 |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中國外交部10日起對公眾開放1956年至1960年間的解密檔案,許多鮮為人知的外交史實首次被公開,如有關著名的“炮擊金門”事件的內容就受到普遍關注。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島上國民黨守軍的重要軍事目標進行炮擊,三天內發射炮彈十萬餘發,摧毀了國民黨軍隊在金門的大批軍事設施,給國民黨軍隊以沉重打擊,也對美國政府覬覦台灣的行徑進行了警告。炮戰一直持續到當年10月6日。此後,大陸方面採取“單(日)打雙(日)不打”的方式,一直持續到1979年元旦。
據外交部檔案館館長廉正保介紹,解放軍奉命炮轟金門馬祖後,美國出兵台海干涉中國內政。周恩來總理在中美大使級談判過程中的親筆批示,就收錄在此次解密的檔案中。
據新華社報道,外交部檔案館的相關文件顯示:解放軍炮擊金門後,中美大使級會談從第80次開始主要圍繞這一問題展開。針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要求中方停火等說法,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中國解放台灣是內戰,美國杜魯門總統承認了的”、“沿海島嶼從來就屬於中國,世界一切正義人士都承認了的,只是杜勒斯不承認”、“中國人民有權解放自己的領土,聯合國無權干涉中國的內政”。
解密檔案中還有當時中國就台海危機問題與前蘇聯等有關國家的往來信函。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曾就台海局勢致信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的主要和經常的根源在於美國”。隨後,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張聞天在接見前蘇聯駐華臨時代辦安東諾夫時通知對方,中方建議把其中的“主要和經常的”改為“惟一的”或“真正的”。
據了解,外交部檔案館在工作日(周五下午除外)向社會開放,上午8:30到11:30,下午1:00到4:30。中國公民憑有效身份証就能借閱解密檔案。外國組織和個人如需使用檔案,可通過本國官方機構或駐華使館向外交部檔案館提出書面申請,持有效身份証件到檔案館借閱檔案。
根據中國《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形成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對外開放。2004年1月,外交部首次對外開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解密外交檔案,首批開放的是1949年至1955年間形成的檔案,主要反映建國初期中國對外關系建立和發展的過程。
據外交部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今後外交部擬每兩年開放一次解密檔案,下次解密的將是1961年至1965年間的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