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中國很可能再一次面臨不良貸款增長過快的挑戰。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分析師張巍柏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回顧過去,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産形成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是在1991~1993年,經濟大起造成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從1990年的10%上昇到1993年的20%左右。第二個高峰是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經濟大落造成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急劇上昇至20%以上。在中國仍舊以高速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現實條件下,以目前國有銀行貸款風險的控制能力和素質,再現上世紀90年代發生的兩次不良資産"高峰",可能性較大;而行業景氣的突然衰落,也可以輕易讓國有銀行賬上突增成百上千億的不良貸款。高層官員也曾經憂慮,在2007年中國經濟可能出現景氣"拐點"的情况下,2007年可能也是一個"不良資産出現高峰"的年份。
當前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對於國有銀行來說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中央屢次强調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的政策,使得未來中國不可能持續以高速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以存貸差過活的國有銀行,利潤正在承受嚴峻考驗;在融資手段越來越豐富的金融市場上,國有銀行傳統的優質客戶們,也很難繼續選擇高成本的貸款,而發債、股票及更多的衍生工具將成爲它們的資金來源選擇。或許我們的國有銀行可以靠不回收本金,祗收利息來維係這些優質客戶,但這種賬面遊戲是難以一直玩下去的。
文章認爲,國有銀行似乎對這些趨勢和可能性根本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今年一季度,全國銀行業貸款新增已經達到12830億元。其中,四大國有銀行扮演了主要角色。一季度,工行新增貸款1144億元,農行新增1640億元,中行新增739億元,建行新增2487億元,四大銀行貸款新增合計爲6010億元,大大超過了四家銀行的原定計劃。按照計劃,今年工行貸款新增2500億元,農行新增3000億元,建行新增2900億元。這意味著,按照計劃,工行貸款新增計劃在第一個季度已完成接近50%,農行則超過50%,建行更是完成計劃達80%以上。而去年全年,工、農、建三行的貸款分別增加了2050億元、2225億元和2217億元,合計還不到6500億元。一位銀行業的資深人士認爲,當前國有銀行,仍然缺乏應對宏觀經濟週期波動風險的能力。事實上,考慮到剝離因素,在持續的宏觀調控下,過去兩年來,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絕對數額一直在增加。如果像今年一季度這樣加大貸款發放力度的話,今年很可能將成爲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新高峰年,國有銀行再次面臨大規模不良貸款困境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文章指出,如果把不良資産的産生和處理看成一個産業鏈,那麽不良資産的外商投資機構,就是這個鏈條上最敏感的"嗜血者",現在它們在中國市場上聞到了大量不良資産的"血腥味",顯然不是在憑空造勢,有關部門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