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南時報:不要以“愛國”教育消費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6 12:38:06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江南時報時風今日刊載評論文章說,“汽車狂人”李書福近日語出驚人;在吉利大學舉行的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吉利教育資助計畫啟動儀式上,他突然大罵中國的有錢人,說絕大多數演藝明星是神經病,理由是中國演藝明星基本上不買國產車,而只買賓士寶馬之類的進口車,在國家大力提倡自主創新的今天,明星中幾乎沒有人願意消費國貨。

  李書福以韓國明星金喜善在中國參加商業活動時堅持乘坐韓國車而拒絕乘坐賓士為佐證,為明星的好壞制定了一個標準——只有消費中國國產車和其他國貨的明星才是好明星。他認為包括汽車在內的中國產品要想成為世界品牌,離不開中國明星群體的捧場。

  文章指出,李書福在炮轟明星拒絕國貨消費的同時,似乎忽視了一個更大的汽車消費群體,那就是政府部門的公務車和大城市的計程車基本上也都是在消費外國品牌——國產車在自己的地盤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道只是一句“不愛國”的斷語就可以蓋棺論定的嗎?

  無獨有偶,重慶力帆集團汽車專案技術總監王德倫博士也曾向媒體表達過一種帶有民族情緒的觀點——中國人不開中國車是一種恥辱。但問題在於,這樣的恥辱應該刻在誰的恥辱柱上?是消費者、政府,還是企業?

  文章說,與中國汽車同病相憐的還有中國足球。在唯一的一次進入世界盃卻交了白卷而再次淪為本屆世界盃的看客之後,現在“消費”中國足球的人已經每況愈下越來越少了,如果這時跳出一個足協官員或者俱樂部老總,指責球迷不看中國足球,真不知道會引起怎麼樣的軒然大波。好在中國足球的一些“內部人”還有自知之明,並沒有跳出來,否則肯定是“找罵”。

  文章進一步指出,與自卑自賤的中國足球沒有足夠的底氣指責消費者不同,吉利汽車在自主創新、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已經成為國產汽車自主創新的一個“樣板”,但僅憑這一點就跳出來指責消費者依然為時尚早,因為這些進步與賓士、寶馬等洋品牌相比依然有著很大差距。

  一個能夠代表絕大多數國人的判斷是,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從來沒有喪失掉愛國的民族情感,甚至這種“愛”已經被那些深刻的思考者轉化成了“恨”,但沒有人懷疑,在一個個愛恨交加的內心深處,是每個中國人都無法割捨的“中國結”。

  這種情結必然表現在國貨的消費上,只是並不必然地表現為購買支持國貨和抵制拒絕洋貨;有時甚至產生相反的表現——排斥拒絕那些技術低下的國貨和購買支援先進的洋貨,但誰能否認這不是一種“恨其不爭”的愛呢?

  家電業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洋品牌紛紛被國產品牌擊潰之後,國貨家電的崇洋消費已經是明日黃花,這恰恰說明,只要國貨真正實現了自強,作為國民的消費者是很容易回歸的,就像中國足球的真正自強必然會令喜歡看國外聯賽的球迷回歸一樣。

  文章說,以吉利為代表的國產車所面臨的其實是一種國貨行銷的困境。在洋品牌林立的中國市場,國產已經淪為低檔的代名詞,但這個問題的解決應該是靠企業的行銷戰略而不是靠以愛國之名宣導購買國產車來實現的。

  對企業而言,消費者的主觀世界是一個不能靠斥責和教育根本改變的客觀存在,企業能夠改變的只能是自己主觀的行銷策略。因此,筆者建議李書福,將那句“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口號改為“造老百姓自豪的國產車”,並為此付出艱苦卓絕行之有效的努力。顯然,這種行銷思想也適合任何其他國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