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英年(左)表示,香港社會對銷售稅的興趣正在改變,不會因政黨反對而終止銷售稅的討論。右為港府新聞處處長邱騰華。 |
中評社香港9月5電/自從港府提出商品及服務稅(GST)後,香港社會即一面倒反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對此反應表示理解,但他指不討論和面對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無異把頭埋在沙堆裏的鴕鳥。在未來的諮詢過程中,他將會以三部曲引導巿民作出理性討論。同時,他亦同意可以將GST及醫療融資問題一併討論。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唐英年提出的三部曲,包括:一、香港的稅基是否過於狹窄,能否應付未來需要?二、GST是否最好的解決辦法?若否,還有甚麼更好、大家又能接受的方法?以及三、如果大家同意進一步考慮GST,怎樣的安排才能令社會接受?他指出,香港隨着人口老化,社福醫療的開支壓力愈來愈大,加上內地經濟發展帶來的就業挑戰,現時百分之十八進入大學的比率可能要有所提高。在這樣情況下,現時的稅基是否足以應付未來的開支需要,是巿民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對於有意見認為可提高數千億政府財政儲備的回報,增加收入,但唐英年指這建議“鴕鳥”,因為投資風險和回報成正比,不可能成為開支的長遠靠山。至於減少政府開支,他說,“金融風暴的經驗告訴我們,政府支出的非常僵硬,過去幾年,有些開支甚至不減反加……如果這麼容易減開支,全世界都做了吧”。
但唐英年強調,港府會努力堅守政府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不超過百分之二十這條界綫。而未來五年,GST對政府稅收的影響會繼續維持中性,“剛才提到這些長遠問題,未來五年都不會出現。”
唐英年表示,雖然有人提出其他擴闊稅基的辦法,例如在巿民用電中增加一項稅項,但他至今仍認為GST是擴闊稅基的最好選擇。問題是在具體設計中,要確保最基層巿民生活不受影響、中產階級不會加重負擔,同時要做到稅制的垂直公平原則,“現在一些超級富豪,每年消費幾千萬,若以四千萬消費計,所徵的GST就會達到二百萬。但這些富豪現在可能不用交薪俸稅。”
唐英年又承認,除了GST外,政府目前亦正在研究醫療融資問題,食物衞生及福利局局長周一嶽即將就此提交報告,而兩者同樣涉及的巿民的負擔,因此,他同意,兩個議題可以一併研究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