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遇到瓶頸,親民黨力推“倒閣”案,國民黨則要休養生息,兩黨路線分歧,在倒扁總部內早就已經出現,親民黨系統人馬喊衝,國民黨系統人馬為了護馬踩煞車,化解政治對立與論斷大是大非,孰輕孰重,考驗了國民黨、親民黨兩黨的未來。
聯合晚報報道,一場戰爭的遂行,往往是許多場戰役的累積,每次攻擊的發起,在戰略與戰術上都可能獲得某些成果,卻也可能戰術上失利,戰略上獲得成功。在野黨幾個以月以來對民進黨政府發動不少攻勢,6月27日的第一次罷免陳水扁案受到挫敗,累積了民間對政府領導人的不信任感,也間接促成後來倒扁運動的風潮。
司法偵辦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遲遲沒有結果,陳水扁說詞難獲外界認同,這些情勢一再地拉高倒扁壓力,但在雙十天下圍攻進退失據、10月13日第二度罷免陳水扁案未過關後,倒扁運動動能頓失,社會上對立情勢高漲,國民黨在攻勢受挫後,調整戰線,避免被敵人反噬,在戰術上是必然的思考。
倒扁失利,親民黨發起“倒閣”,在絕望中發動再攻擊,戰術上可行,但在奪回泛藍執政的長遠戰略上,卻不一定有優勢。
泛藍要重新取得執政,當然要想方設法增加民間對泛藍的信任,減少對民進黨的肯定,幾個月來對“國務機要費”的爭議,至少可證明陳水扁使用假發票報帳,不折不扣地偽造文書,是個會造假的“總統”,當一場戰役已經獲得戰略效果時,罷免案這類戰術失利的情況,也只能吞下,殘酷的現實是,只有知所進退,才是戰場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