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聯合報今天發表台灣文化大學美國所所長陳毓鈞的文章說,美國駐台代表楊甦棣公開威嚇台灣要限期軍購。如此霸道的作法,美國務院還力挺。有人解釋說美國就是祇管自己國家利益,這話不夠精確,應該說除國家利益外,還混雜著政黨利益和私人利益。
文章說,十一月七日的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極可能會拿回國會兩院控制權。眾所週知,共和黨和軍火商關係密切,而民主黨比較反軍火商和大量對外售武。另外,二○○八年,若來個自由派的民主黨政府,對台軍售可能會有變化。這也就是美官員警告美台關係將“螺旋下降”之原因。
不過,軍購問題,除了美國內部利益糾葛與美台關係外,還必須站在更高位置來看。有人說這次若不買美國武器,台灣的防衛安全就會陷入絕境。問題有這麼嚴重嗎?民進黨政府的安全觀是要緊抱美國大腿,但是美國這雙大腿你說要抱就能抱嗎?況且這雙大腿能抱多穩也是個問題。
長年以來,美國的兩岸政策有虛有實,但最重要的是由美國的全球角色及國際地位來決定,而這又涉及到國際格局的現狀和演變。
文章說,五年前,美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早已預測,大約到二○一五年,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優勢將逐步喪失。克林頓也在其回憶錄說一九九六年台灣危機讓美國深刻體會到中美一旦衝突的核戰後果。近日傳聞台北要部署戰略攻擊飛彈,華府立即關注並阻止,美國認為台灣應多買防禦飛彈,一旦兩岸開戰,台灣可以撐到美國來支援。問題是美國民意反對出兵台灣,更不想與中國大陸打核戰。
今年九月,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以布什特使身分訪問北京,建立中美第二條戰略對話管道,談的是貿易、匯率、金融、能源等經濟性議題,而去年中美已建立了關於軍事安全的第一條戰略對話管道。足見中國的政經角色已具有重要的全球性影響力。基於此,已有大陸學者主張北京應善用中國在全球化的政經軍地位,強化處理台獨的能力,意即讓台海穩定成為國際關注議題,但又不讓外國力量實質介入北京的核心利益。
文章指出,現在,美國對華政策的主流思維係面對中國崛起,要學著“適應”,並力促中國成為與美國“利害與共的負責任大國”。朝鮮核試危機,北京史無前例地批評朝鮮並參加聯合國對平壤的制裁,令華府耳目一新。布什打電話給胡錦濤,胡錦濤還派唐家璇訪問華府、莫斯科和平壤,展現負責任大國之態度。日本右派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不到一星期即出訪北京,亦是北京扮演大國思維之下的成果。
美、日都已體認到中國在全球化國際格局中的份量,台灣卻有不少人還抱著冷戰、對抗思維,拒斥大陸的經濟現實。台灣的困境正是自我“鎖國”設限所致,台灣人民有必要思索自身利益之所在,而不是以緊抱別國大腿作為安身立命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