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期間,中非雙方企業家就農業、水利、建築、能源、交通等領域合作進行洽談。近年來,中國在49個非洲國家開展了720個援助項目,並且在26個非洲國家承擔了58個優惠貸款項目,中國也向這些非洲國家派去了大量人員,他們是中非友誼最直接的橋樑。為此,《新聞晚報》採訪了在非洲不同國家的中國人,請他們談一談對這次中非合作論壇的感受,以及他們在非洲的生活和經歷。
肯雅 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
採訪對象:韓軍 肯雅華人華僑聯合會會長 肯雅華人華僑聯合會會長
韓軍目前在肯雅的內羅畢主要從事旅遊業。他告訴記者,非洲國家都很重視這次在北京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當地的媒體也作了很多宣傳,相信對華人來說是一件好事情,長遠來看會帶來很多實惠。
12年前,韓軍剛來到內羅畢的時候,當地只有兩三百個中國人,而現在當地的中國人已經多達幾千人,當地人對中國的瞭解也越來越多。現在在肯雅有200多家中國企業,大部分在那裏工作的都是當地人。
韓軍說,當地人喜歡到外國公司工作,因為待遇高,而相比其他外國公司,中國人對工人比較寬容,所以也比較受當地人歡迎。
多哥 4年就開了集團公司
採訪對象:袁力 私營業主
袁力大學一畢業就去了西非多哥,4年後他已經是一家國際貿易集團的董事長。
袁力說,中非論壇的開設,給了非洲國家不少實惠,就拿減免一些不發達非洲國家的進口關稅來講,他們公司往國內發木材和金屬都享受了優惠關稅待遇。對於本次論壇,當地的民眾希望中國政府和非洲一些國家達成共識,增加中國公民去非洲國家旅遊的目的國。
對於中非之間經貿合作的加深,袁力自己也深有體會。2002年剛到非洲的時候,租的房子什麼傢俱都沒有,就買了個墊子放在地上睡覺。半年後他所在的公司撤走了,袁力自己留了下來。開始創業沒有資金,後來慢慢地積累了一點資金,就開始從國內組織貨源,做紡織品貿易。後來又買下了一家服裝廠,替多哥軍方生產軍服,他們軍服的布料都是中國政府無償援助的。再後來又陸續開了這裏華人第一家報關行,第一家汽車銷售行(主要銷售中國製造的車),第一家華人旅遊公司。隨著中非合作的加深,袁力的生意越做越大。
摩洛哥 老百姓對中國企業樂觀
採訪對象:葉凱 中資公司員工
葉凱2001年到摩洛哥,在卡薩布蘭卡一家中資公司負責業務。
談起中非合作論壇,葉凱說,這幾年來中非貿易和關係的大踏步發展,無一不是得益於中非合作論壇的建立。
葉凱說,最近幾年,摩洛哥人對中國企業的存在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普通老百姓持樂觀態度,價廉的中國商品的確降低了日常生活的成本。但當地的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也因此擔心中國企業的存在以及中國商品的大量輸入會在市場上產生激烈競爭。
所以有人提出,在中國商品進入的同時,希望能伴有中國投資的進入。
埃及 每棵大白菜五六十元錢
採訪對象:沈大勇 旅遊公司總經理
沈大勇在埃及呆了12年,現在在開羅做旅遊生意。剛到非洲的時候,當時開羅看上去比北京發達,酒店很多,車也很多。和北京相比,開羅12年的變化不是很大,但是對於非洲來說,埃及的進步還是不小的。
沈大勇說,埃及幾乎沒有中餐館,也沒有很多副食品。大白菜是後來引進的,每棵大白菜要賣到人民幣50到60元錢,生薑每公斤人民幣50元錢,大蒜也要20元錢1公斤。但是,埃及人的主食大餅只要7分錢一個,水也只要2角錢1立方米,因為大餅、水、電、交通、汽油政府都有補貼。
阿爾及利亞 大堵車體現中阿友誼
採訪對象:程超 石油服務公司員工
“我認識不少阿爾及利亞老人,說一口流利法語,但是他們都知道毛澤東、周恩來這兩個名字,總念叨中國人好。而當地阿爾及利亞年輕人對中國的印象更多是富裕和現代化,都夢想著有一天去中國,去看看現代化的中國。”回想在阿爾及利亞工作3年的經歷,程超感概地說。
談起這次中非合作論壇對公司生意的影響,程超樂觀地估計,也許會有很多合作機會給中國公司。程超認為,中國公司在阿爾及利亞的形象不錯,阿爾及利亞的失業率很高,在那裏的中國公司都會雇當地工人。
談到普通阿爾及利亞人對中國的友好,程超還說起一個最近的故事。今年中國國慶日前夕,中國駐阿大使夫人和工作人員採購回來時恰巧趕上大堵車。幾百輛車和幾千人把市場堵了個水泄不通。當地人看見掛著中國使館牌照的綠牌車,再看見車裏坐的是中國工作人員,就自發地手拉手維持秩序,指揮使館的車輛一步步挪出來。
“想想當時幾千人的混亂場合,還有阿爾及利亞人主動幫助中國人,真是讓人感動。”程超說。
烏幹達 當地人愛買中國商品
採訪對象:李向紅 貿易公司員工
李向紅三年多前被公司派到非洲拓展業務,先後在肯雅、坦桑尼亞和烏幹達工作。他說,非洲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因為“來非洲‘淘金’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非洲人對中國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入,所以競爭很激烈。不過,由於這兒需求量比較大,所以找對方向的話,還是能把生意做好的。”
在烏幹達,中國的商品很受歡迎,尤其是服裝、鞋帽等,由於物美價廉,當地人愛不釋手。李向紅負責公司的進出口和銷售工作,他說,非洲朋友都愛買“MadeinChina”的商品,而且購買力不弱。正如烏幹達總統曾在2003年第二次中非論壇上所說的:“如果我們只有購買的欲望,而沒有足夠的收入,也沒有這樣一個市場。”
隨著烏幹達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這片熱土淘金。現在,大約有2000名中國人在烏幹達生活。當地人見到中國人也很友好,有些烏幹達人見到中國人時還會“你好”、“中國”地打招呼。
南非 華僑開始做起老闆
採訪對象:周建忠 南非上海工商聯誼總會會長
對於今年在北京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首腦峰會,周建忠告訴記者,早在峰會開幕前幾天,當地媒體就已經對峰會即將舉行的消息進行過報導,並回顧了以前峰會的成果,當地民眾對這一活動也不陌生。
有很多當地的華人公司對中非論壇北京峰會積極關注,部分南非上海工商聯誼總會的會員還隨南非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峰會期間的相關活動。
隨著近些年來中非經貿合作的日益密切,很多華人在當地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而很多華人以前在南非主要是去打工,到現在很多新去的華僑通過資金積累,開始做起了老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