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在治亂間不容髮的歷史關頭,知識份子是不能沈默的。”二○○○大選前,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發表〈跨越斷層─掌握台灣未來關鍵五年〉專文,呼喚台灣向上提昇的力量,促成政黨輪替;六年後,李遠哲再次發表公開信,直接點名呼籲當年他所支持的陳水扁:慎重考慮去留問題!
社評說,回顧政黨輪替這六年,李遠哲曾經發表過的公開談話或聲明,幾乎完全反映了台灣政局轉換過程中所承受的一切痛苦。重新回味六年前李遠哲說過的話:“我們應該勇於善盡知識份子的言責提醒社會,否則,一旦台灣向下沉淪,未來我們一定會感到後悔,沒有站出來說該說的話。”他勇敢的站出來,直指黑金派系是讓台灣向下沉淪的力量,而台灣還有更多向上提昇的力量,在兩道力量拉扯間,我們的選擇將是促使台灣跨越斷層的關鍵。這篇文章儘管並未言明任何人、任何政黨,但已經直接觸及當時讓台灣社會痛感最深的問題;一星期之後,李遠哲同意出任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後“國政顧問團”的成員。
這篇文章,被視為陳水扁當選的臨門一腳。李遠哲亦不負人民期望之託負,政黨輪替後為陳水扁主持跨黨派兩岸小組會議,但在政府兩岸政策進退擺盪中,毫無進展後無疾而終。但是,在功過評價上,李遠哲顯然對泛藍的不諒解更多,原因無他,核四停建後,藍綠對立深化,李遠哲也成了箭靶,動輒在“國會”受辱,這樣的處境使得李遠哲在二○○四年的大選,再次做了相同的選擇。
社評表示,二○○四年的元月,李遠哲和林懷民、王永慶聯名發表“我們對大選的沉重表白”,沒有支持特定候選人和政黨的聲明,一度讓社會各界以為李遠哲要轉向了。但是,兩個月後,李遠哲再次以個人名義發出“不斷改革”聲明稿,沒有後悔四年前的決定,仍認為民進黨的理想較高,改革的驅動力較強勁,所以他還是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並苦口婆心地呼籲陳水扁若有幸連任,一定要“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徹底剷除黑金,照顧社會上弱勢與窮苦人民,並堅持各項改革,讓台灣社會真的不斷向上提昇。”此時的陳水扁,其實已經陷入陳由豪獻金、金改企業主奔走官邸的政商疑雲,李遠哲猶不吝惜他的支持和期待。對比當前台灣社會的處境,乃至陳水扁與民進黨對機要費案起訴後的表現,更見反諷。
李遠哲的失望非自此時起,二○○五年十月,他列席“立法院”再次遭遇泛藍“立委”的強烈質疑和批評,要求他為當年挺扁道歉,李遠哲承認,是對民進黨執政有些失望,包括“政策精準太粗糙,有些人的操守應該更好”。李遠哲口中的“有些人”不言可喻。然而,“立法院”的窘境讓他也不對在野的藍營抱太高希望,他不再對政局說話了,直到機要費案爆發。
社評表示,籲扁考慮去留的公開信,晚於七一五親綠學者、晚於施明德發動的反貪靜坐,甚至在民進黨擴大中執會做成挺扁決議之後才發出,讓民進黨內改革派都感嘆:來得太遲。事實上,絕大多數憂心國家、熱愛台灣的知識份子,心中只有是非,根本沒有黨派的權謀算計,選舉成敗、政黨利害,在台灣與人民之前,都是微不足道之事。這也是為什麼李遠哲會如此愷切地呼籲陳水扁和民進黨,在“小我”與“大我”、“政黨”與“台灣”之間,做出正確抉擇。
李遠哲的呼籲,正反映出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大問題,做為執政黨,應該永遠把台灣人民擺在高位置,但是,陳水扁和民進黨的表現剛好相反,面對“第一家庭”貪腐遭訴的空前危機,他們忘了做為執政黨肩負的責任。
社評指出,正義永遠不嫌遲,正義之聲永遠不嫌多,不論是早是晚,值此台灣遭遇最嚴峻考驗的時刻,需要更多知識份子站出來,談是非、講道理。而陳水扁和民進黨必須正視李遠哲最後的呼籲,“決定台灣命運的根本因素,是用正確的方式愛這塊土地,愛這裡的人,愛台灣。”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死不認錯;果若如此,民進黨只會重蹈二千年國民黨的覆轍:陷入貪腐卻不知悔改的政黨,必遭人民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