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藍眼睛感知中國 中美策劃奧運紀錄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7 14:43:14  


  隨著奧運腳步一天天迫近,全球的目光逐漸聚焦在中國。世界向我們發出了這樣的問話:“北京,你準備好了嗎?”北京,蓄勢待發。紅火的奧運籌備工作,像是北京四合院裏的一台大戲,鑼鼓喧天,而它的精彩,我們更需要讓世界看到。於是,電視紀錄片《北京:你準備好了嗎?》(《Beijing:Are You Ready》)在中國五洲傳播中心和美國PBS公共電視網的共同策劃之下應運而生,成為奧運獨特的前奏曲之一。

  “不能過於深奧,又不能太過膚淺”

  本片製作人王勤平(BUFFY WANG)談到製作該片的初衷時頗具感慨地說,“現在,中國對美國的瞭解很多,而美國對於中國的瞭解卻太少了。”的確,在好萊塢文化大量向中國輸出的今天,中國的文化和現狀卻很少能夠客觀地在美國媒體上展現,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的現狀還存在著偏見。

  《北京:你準備好了嗎?》是一部每集30分鐘,長達13集的紀錄片。它將觸角伸向了奧運的方方面面:場館的建設、志願者的情況、醫療服務、安保狀況和環保措施,以及公共交通、美食購物乃至夜生活,可謂將衣食住行全部囊括。正如五洲傳播中心國際部袁力麗女士所說:“奧運會不僅是一個體育的盛會,更是展現一個國家和民族很好的時機,我們要把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友好和熱情都通過片子傳遞出去,以回應全球目光的聚焦,讓人看到北京蓄勢待發,對北京充滿信心和期待。”面對美國觀眾對中國瞭解甚少的狀況,這部紀錄片在策劃之初就被定位為“深入淺出”。“它不能過於深奧,否則會讓觀眾難以理解,同時又不能太過膚淺,以免有失真實或者不夠全面。”所謂“深入”,是指它並非對北京的現狀進行平鋪直敍的簡單概括,而是深入到了“人”。在片中,會有很多與奧運建設相關的負責官員甚至“頂級人物”對奧運進行專業的解讀,也有文藝界、體育界的名人,如成龍、章子怡、姚明以及曾經的奧運會冠軍來談奧運。而更多的,則是北京各個領域的老百姓——一個正在建築工地勞動的民工,或者一個正在培訓中的奧運志願者。通過他們,讓觀眾看到北京人真實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狀態。而“淺出”主要體現在該片的形式上,它以來自美國PBS公共電視網的瑪麗(MARY WINDISHAR)小姐特有的主持人的視角,帶領觀眾關注奧運的進程和人們的變化。瑪麗主持美國公共電視節目《看中國》(《INSIDE CHINA》)——面對美國觀眾用英文介紹中國與中國文化的電視雜誌節目已有十年之久。因此,由她參與其中更容易讓美國觀眾擁有貼近的感覺,更容易接受。

  通過一雙藍眼睛感知中國

  前不久,《北京:你準備好了嗎?》在北京進行了緊張的現場拍攝,這已經是瑪麗第三次來北京了。幾年前的一期《看中國》的主持工作讓她第一次站在了北京的土地上。當攝像機已經架好並準備拍攝的時候,她突然蹲在王府井的大街上哭了起來,因為眼前的這個城市和她腦中想像的“紅色中國”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活力、朝氣都讓她感動。今天的北京對於她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但感動卻依然存在著。這次來,她發現北京的“英文”多了:公共場所到處是英文的標識,學英文說英文的人也在增多。在東四一個英文免費訓練班裏,她看到從五六歲的孩子至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在非常用心地學習英語,以便奧運會的時候能和來自外國的朋友更好地溝通。她在課上充當了臨時的老師,教學生們“哪里是洗手間?”“請說得慢一點”等等她認為必要的對話。當學生用英語對她表示感謝時,她又一次感動地哭了,因為她認為自己國家的人,未必會為外國人做這樣的準備,使他們感受賓至如歸。

  作為一個主持人,瑪麗認為挖掘人的善良和內心是主持的重點。採訪中不管是什麼人,官員或者老百姓,她都會去關心他們的愛好,去挖掘是什麼給了他們生活中的激情,探索他們與自己的共同點。她發現中國人和美國人對生活的熱愛都是一樣的,都擁有很強的榮譽感,同時,也都對自己能否和別人進行很好的溝通有所擔憂,雙方都希望在交流中能夠很好地表現自己。除此之外,中國人的謙虛好客以及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都讓她感觸頗深。“我們採訪的政府官員或者部門領導,都不會將現有的成績歸功於自己,而是強調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和中國的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吃飯時,他們總是先把一桌人的茶水全部斟滿然後才會輪到自己。這種先人後己的熱情讓我很感動。”“理工大學校園裏所有燒煤的鍋爐全部改成用天然氣當作燃料,這樣一來成本會貴上好幾倍。但是學校說‘為了環境和後代,這樣的投入是必須的也是值得的。’我覺得這樣的回答非常美,每個人都在盡其所能地改善著環境。”就像王勤平所說:“中國發生的一切感動了她,而通過她,將讓世界瞭解真實的中國。”不同的視角讓我們能更加靈敏地洞察到身邊的變化,以往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畫面,在一雙藍眼睛中,也許就是一場震撼。

  今年短短幾個月的拍攝尚未完成《北京:你準備好了嗎?》的全部。2007年,該片攝製組將會再次來到北京,關注奧運準備工作的進展。“我們只想通過紀錄片展示真實的中國,希望中國看到真實的世界的同時,世界也能客觀地看待中國。”(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