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刊登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李丁讚的文章說,這次北高市長選舉,結果出乎相當多人的預測之外。本來,大家都認為,陳水扁的貪腐事件,以及民進黨所表現出的消極與反動,一定會造成對民進黨的負面影響。但結果卻不然,其中除了民進黨兩位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與魅力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國民黨過去的表現,以及民眾由此而產生的,與民進黨相比的“整體”印象。這才是左右民眾投票的關鍵因素。
文章說,過去幾年來,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從基本政策到具體的民生政策,幾乎都乏善可陳,台灣一般民眾對國民黨的不信任並沒有解除。因此,儘管民眾對陳水扁的貪腐厭惡,對民進黨中央的處理方式也多有不滿,但相較於國民黨,一般人對民進黨的整體印象仍然高過國民黨,也讓民進黨在惡劣的大環境中仍然能夠維持其基本盤。下面,是近年來影響兩黨基本盤的幾個主要因素。
一、最近幾年國民黨雖然提出“在地化”的政策方針,但看不到具體政策。尤其重要的是,“在地化”是指“中國”在台灣的落實生根,雖然會考慮到台灣的情境,也比過去進步很多,但“在地化”的思維“主體”並不是台灣。相反地,民進黨的“本土化”雖然有她的問題與侷限,但清楚地以台灣為主體,比較貼近一般民眾的情感認同。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論,也讓很多人不悅、不安。
二、國民黨的民生政策,一直都只關心兩岸經濟等相關事務,對社會廣大的工農群眾和中小企業,很少注意。民進黨最近幾年因為陷入權力鬥爭中,也很少注意這些議題。但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民進黨一直在為這些基層民眾講話。可惜國民黨一直沒有重視這批廣大人口的利益。因此,民眾仍然維持過去對民進黨的記憶與信任。這不純粹是本土的問題,有更多是利益的因素。當然,民進黨也只是在吃老本而已。
三、陳水扁雖然表現不好,“行政院”也因一直更動而少表現,但民進黨在地方與基層,表現其實是相當不錯的。南部綠色執政縣市,雖然整體大環境不佳,但表現可圈可點。這次選舉綠營之所以能夠穩固基本盤,跟地方政府,尤其是謝長廷在高雄的政績息息相關。反觀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除了馬立強幾個明星之外,大部分都還停留在傳統政治的運作模式,好幾個縣市長甚至都因貪腐而被起訴。因此,在民眾心目中,民進黨仍然是比較清廉的。只是,台北人不只聽不到草根民眾的聲音,眼光也看不到中南部,包括他/她們的努力與表現。
文章指出,這是影響兩黨基本盤的幾個主要因素。但要強調的是,基本盤並不是固定不變。民進黨過去很照顧工農大眾,現在沒有了,基層民眾也會開始動搖。只要國民黨能力求表現,這個基本盤是會變動的。同樣地,國民黨如果具體落實在地化政策,甚至進入本土化的階段,民進黨就不能壟斷“本土政權”的專利了。很可惜,國民黨似乎什麼事也沒有做。好像只想靠馬英九一個人的形象就要贏得政權似的。
基本盤是一種“結構”的概念,而結構的改變需要“時間”。在過去二十年的民主化進程中,絕大部分的一流人才都跑到民進黨了。所以,今天才有優秀的縣市長來幫她保住基本盤。這都是過去的累積,是老本。國民黨則因為過去留下的債務未還,人才也少得可憐,所以,縱使民進黨陷入泥淖,國民黨還是無能翻轉。只是,現在民進黨開始腐化了,很多年青人也開始對民進黨失望,這是結構改變的開始。中老年人受到過去的影響較深,到投票時還是會受到很多情感因束縛,可是年輕人就不一樣了。因此,如果民進黨不進行改革,優秀人才不再投入之後,整個基本盤就有大變革了。
文章表示,還有,各種政策也有“時間”的因素在。今天,本土化好像很好用,敵視外省人,醜化中國大陸,可以暫時凝聚人氣,保住基本盤。但是,這種封閉、割裂、敵對的本土化政策如果繼續下去,台灣將永遠無法進入和解共生的格局,這會嚴重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創造力與生產力。當整個社會開始萎縮、蕭條,基本盤就會有根本的變動。那時候想要翻轉,可能需要另一個十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