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文元副市長:呼和浩特距離北京的直綫距離祗有四百四十公里,有人稱之爲北京的後花園。 |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記者 王平)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首府,在中國大陸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經濟迅速發展,且開通了橫跨歐亞大陸、連通呼市與德國法蘭克福的新“歐亞大陸橋”,成績令人注目。本社記者今天在香港訪問了呼和浩特市副市長武文元先生。
呼和浩特有四大優勢
武文元告訴記者,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在“十五”期間快速發展,五年的平均發展速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所以能夠發展這麽快,是因為呼和浩特擁有獨特的四大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呼和浩特距離北京的直線距離祗有四百四十公里,有人稱之為北京的後花園。產業佈局上頗有優勢,產品可以面向東北、華北、西北、蒙古、俄羅斯等地。而且已經開通了途徑中國、蒙古、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六個國家的呼和浩特至法蘭克福的集裝箱專列,全程九千八百多公里,運行十五天左右可到達終點,祗相當於海運的三分之一的時間。所以,呼和浩特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營造面向歐洲的重要的產品製造出口基地。
二是資源優勢。內蒙是資源大區,借助自己的區位優勢,煤、電、鐵礦石、稀土金屬等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而呼和浩特作為內蒙的首府,還有人力資源上的優勢,百分之八十的內蒙高校集中在呼和浩特。
三是政策優勢。內蒙是西部開發的重要省區,也是少數民族地區,在政策上享受著國家給予西部大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雙重優惠”。
四是投資環境優勢。十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黨和政府領導機關,都加大對改善投資環境的工作,上上下下都圍繞軟硬環境的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注重提高為外來投資者服務的效率。而且,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熱情好客、講究誠信、說到做到,多年來得到了投資者的好評。
由於上下的齊心努力,呼和浩特已經是“中國投資環境最佳的一百個城市”之一。
六大支柱產業逐漸形成
基於上述的四大優勢並努力經營,武文元副市長認為這兩年呼和浩特的六大支柱產業已經逐漸形成。
第一是全國著名的乳業。蒙牛、伊利兩大品牌都在呼和浩特發展壯大,為此,二零零五年中國輕工業協會和中國乳業協會將呼和浩特市命名為“中國乳都”。
第二是電力工業。借助內蒙豐富的煤碳資源,現在建成了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裝機容量達到五百四十萬千瓦。到二零一零年,全市裝機容量達到一千萬千瓦以上。目前呼和浩特是全國火力發電電價最低的地方,吸引了很多高耗能、高科技的產業落戶呼和浩特。
第三是電子產業。目前有TCL的手機、電視,還有臺灣的漢鼎等企業落戶呼和浩特。這些企業落戶呼和浩特的原因主要是貼近市場,而且看到了遠景。特別是隨著“新歐亞大陸橋”之“如意號集裝箱專列”的開通,一批對歐洲出口量大的企業,紛紛到呼和浩特投資、考察。而且,呼和浩特已經將電子產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來支持和發展。
第四是生物製藥產業。這幾年生物製藥在呼和浩特發展迅速,特別是生物發酵。由於呼和浩特在生物發酵必須的三大要素(原料、能源、水資源)方面有明顯優勢,目前已有三十多家製藥企業;且目前的發酵能力已經達到四萬多立方米,為中國之最。
第五是冶金化工產業。如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等。
第六是機械製造產業。例如汽車製造,目前有一汽的載重汽車,並正在研發電動汽車。
還有風力發電設備。內蒙的風力資源約佔全國的百分之四十,且風力發電是新能源發展的重點。由於風力發電設備往往比較大,就地加工、運輸相對比較方便,未來的前景十分看好。
另外還有機床附件的製造。
打造具有“草原特色”的現代化首府城市
作為一個政府官員,武副市長說工作的關鍵是打造誠信政府,要說到做到,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而這對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他們要引導整體的經濟發展形成合理的佈局,優先發展具有地方特點、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積極打造產業集群,使經濟發展真正做到又快又好。
武文元副市長表示,資源豐富是內蒙的優勢,他們希望向資源利用的縱深發展,而不是簡單地將資源賣出去。比如要將煤轉化為電,再利用電力充裕的優勢將高耗能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來,就是要發展循環經濟。
而對於呼和浩特這個首府來說,就必須圍繞非資源性產業進行發展。他說,他們要將呼和浩特打造成具有“草原特色”的現代化首府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