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台選舉文化 獨統族群問題無處不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3 16:04:22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台灣近月的政局不斷動盪,其動向一直引起國際關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台灣選舉文化的顏色”的署名評論文章,指出自今年8月倒扁運動開展以來,台灣一直對作者發射出強大的吸引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於作者看來,台灣百萬人上街要求民選“總統”陳水扁下台並和平結束,有著同1996年台灣第一次選舉和2000年政黨輪替同等重要的意義。

  作者指出,這一事件是台灣民主從政治層面深入到社會層面,從制度層面化入意識深層的標誌性事件。由此事件的感召,使作者萌生了前往台灣實地觀察台北高雄兩市市長選舉的念頭。

  同時,作者也覺得北高市長選舉相對於“立委”或“總統”選舉來說,應該少一些獨統意識形態的糾纏,多一些具體施政方面的議題,從而提供一個較為貼近現實的觀察台灣民主發展脈絡的窗口。

  作者表示,從12月初一直到選舉結束,作者深感此次身臨台灣民主現場不虛此行。不過我也發現,北高市長選舉雖屬地方性選舉,但獨統與族群問題仍無處不在。

  整體觀之,透過此次高雄與台北市長選舉,台灣民主制度雖然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但台灣民主文化的整體發展仍然令人為之側目。

  作者久居法國,帶著歐洲與中國的兩重完全不同的參考系統看台灣的選舉。由於參照系所帶來的審美距離,作者眼中的台灣民主既散發出一些東方文化的動人色彩,又具有後發民主的理想與幼稚並存的特點。在此記下幾天在台的所見、所聞、所思,就教於讀者。

東方文化氣息

  12月初的台灣,天氣宜人。尤其是高雄,艷陽高照,藍天碧海。晴空之下,是一片片旗幟的海洋。藍色的,綠色的,橙色的……

  此次雖然是地方性選舉,但競選的陣式、競選的動員程度同全局性的大選不遑多讓。各電子傳媒不僅新聞節目均聚焦選舉,圍繞選舉的評論節目也熱鬧非凡,可見選舉吸引的是整個台灣的注意力,而非僅僅台北、高雄兩市。

  見慣了法國的各種選舉,雖然電視上的辯論、民意指數的拉鋸,競選場合的慷慨許諾等等也有著激動人心的效用,但卻根本不能同台灣的競選活動相比。

  傳媒鋪天蓋地的報導,街頭上隨處可見旗旛招展,一片彩色的世界。競選最後衝刺的幾天,台北、高雄滿城時常鑼鼓齊鳴、音樂迴盪,活脫是一派洋洋灑灑的民主節日氣氛。台灣媒體將此比之為南美式的“嘉年華會”,但作者卻覺得台灣的選舉文化滲透著強烈的東方文化的氣息。

  台灣不是第一次舉行選舉,我在電視上也不是沒有看到過台灣競選的熱烈場面,但親臨其境畢竟大有不同。

  10年前作者見證過1996年的台灣大選,當時被稱為“5000年第一次”,不過那次選舉在中國導彈之下舉行,兩岸情勢緊張,參加競選的各方像是帶著鐐銬跳舞,因而沒有此次這種十分強烈的節日氛圍。

選戰有如舞台

  在台期間,作者所見到的場景,無論是競選會議上聲嘶力竭的呼號,掃街拜票時的謙恭與虔誠,勝選時的熱淚,落榜時的硬咽不止或抱頭痛哭……等各種聲音、各種畫面,使得台灣儼然形成了一個情感的世界。 

  一團團感情的氣流似乎一點點地將你包圍其中,使你難以遁形。一位在台灣考察選舉文化的法國研究生見到作者的第一句話就是“太像演戲了!”

  他所說的“演戲”,當然不是說選舉不真實,而是形容競選造勢活動的強烈的情感表露。以歐洲的眼光看,如此的煽情,如此地任憑感情宣洩,在西方是難以想像的。中文將競選說成選戰,但是台灣的選戰不僅是用唇鎗舌劍來打,也是心戰和淚戰。從中世紀武士文化過渡而來的現代西方選戰,是不能容許主帥輕易表露情感的,那只能是虛弱和怯懦的表露。

  五四時杜亞泉曾說西洋人外向而中國人內向,從台灣競選觀之,中國人似乎並非如此內向,或者是民主運作為中國人表達情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舞台。而陳獨秀的“東洋民族以感情為本位”的說法,在台灣似乎找到了相當準確的驗證。

選舉內容空洞

  不過,台灣選舉文化的構圖雖然鮮艷,但作者也不能無條件認同。台灣政治博弈的多種力量無法以左右來區分。

  當代西方民主國家選戰是利益之戰,也是價值之戰。競爭雙方的辨難以平等與自由,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等價值選擇的張力為主軸,體現出來的是左右兩翼的競爭格局及由此生發出全色政治光譜。

  在台灣的選戰中,我們看不到左右之爭,取而代之的是藍綠這種非正常的政治色彩。然而這種以人為的顏色區分的政治陣營不僅模糊了左與右不同的價值選擇,也割斷了“國家”與社會間的連接。

  一個政黨的價值指向與其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政績讓位於“國家”認同或族群認同。這種價值空間的扭曲也限止了台灣作為一個民主社會應有的公共領域的發展。

  一個地方的發展方針的取向,與社會、經濟、民生有關的政策議題為藍綠、獨統、省籍等族群主義的口號所遮掩。此次北高市長競選的特點之一是內容極為空洞,既看不到西方特有的競選辯論那種智力的激盪,也看不見雙方的政綱、政績的宣講。

  由於是地方性選舉,因而關於獨統的議題也不突出。較為引人注目的是互相指責、互相攻訐、抹黑與反抹黑。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現象同這種人為的顏色區分不是完全沒有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