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昨天晚上發生大地震後,陸陸續續發生逾百次餘震。 |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台灣南部昨天晚上發生黎克特制7.2級地震,其後發生逾百次餘震。據中時電子報消息,截至今天上午9點為止,台灣共發生121次餘震。最新一起發生在7點10分,又發生規模4.7有感地震,地點在屏東恆春地震站西方26.9公里,屏東、高雄震度都是1級。昨晚規模6.7地震後,截至目前還是餘震不斷,氣象局提醒,未來1到2周內南部地區有可能再次發生黎克特制規模5到6級的餘震。
昨晚第一波地震後,規模比較大的幾次地震,包括昨晚8點34分和8點40分分別發生規模6.4和5.2地震,晚間11點41分又發生規模5.5地震;今天凌晨零點10分,規模4.7地震;凌晨1點35分,發生規模5.8地震,上午6點54分,再發生規模4.9地震,上午7點10分,規模4.7地震,總計到9 點鐘,發生了121次餘震。
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石瑞銓昨晚表示,恆春、小琉球地震是有科學儀器偵測以來,當地最大規模的地震,也是最靠近台灣西部的地震,研判是海底斷層破裂所造成的。
石瑞銓教授說,台灣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形成的,地質原本就破碎,隨時都可能發生地震。但在人們的觀念中,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所造成的地震,受影響的地區都在花蓮、宜蘭一帶,由北往南逐漸減少,但實事上台灣島的地質破碎,任何地區都可能發生地震。
石瑞銓指出,歷史記載恆春地區也曾發生大地震,但有科學儀器偵測地震以來,恆春地區並未發生強震,昨晚的地震可說是首例。
過去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板擠壓所造成的地震,震央多數在花蓮外海,台灣南部及西部地區民眾感受不會這麼強烈。
石瑞銓強調,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發布的地震資料,這次震央在楓港西邊及小琉球一帶,這是科學性地震資料中所無記載,值得注意。兩次地震為主震與餘震,研判是海底斷層破裂所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