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馬英九與兩岸和平協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9 13:13:53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馬來西亞《聯合早報》今天刊登一篇署名文章說,現在,已沒有“台北市長”官銜,而是專職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12月19日接受美國彭博通訊社專訪時,暢談兩岸關係與台北的大陸政策。其中最讓人注意的內容,是他提到,國民黨一旦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將和北京協商兩岸之間的和平協定。 

  由於議題極具敏感性,因此,最有希望問鼎“總統”寶座的馬英九,其一番“兩岸和平協定”建議,當然就給外界提供了想像的空間。
 
  馬英九的“兩岸和平協定”建議具有三項特點:一、說明協定簽署確定在2012年之前,也就是說,這將是他贏得“總統”寶座後,在第一任期內就要完成的政治任務。
 
  二、“和平協定”是馬英九希望以“台灣不獨”,來換取“大陸不武”的承諾,以保障台灣的安全與台海和平。這在過去已多次由美國學者提出,而在台灣則是首次由政治人物說出,不過也有別于過去陳水扁曾經說過的類似建議:“大陸不武則台灣不獨”,在順序上有所不同。 

  三、馬英九建議“和平協定”之後,台灣能尋求更多國際空間,或者被更多國家與國際組織所承認。這也與他今年3月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所提“兩岸暫行架構”具有一樣的意義,不過此次更有“條件說”的背景。 

  馬英九的建議,與北京過去對台政策的一貫立場來對比,有小部分可能有衝突,但絕大部分看法符合。 

  衝突部分是,馬英九用的是“協定”一詞,而在北京較能接受是“協議”名稱,因為前者有國與國簽署的象徵,而後者則沒有這方面顧慮。不過,這是技術問題尚容易解決。 

  問題四台灣的政治定位 

  但是,倘若馬英九的“和平協定”僅限在台海結束軍事對歭狀態,而與北京通常所稱“兩岸正式終止敵對狀態協定”,來結束雙方自1949年以來的內戰局面,有相當程度的落差。因此兩岸一旦上了談判桌,可能會產生“雞同鴨講”與“牛嘴不對馬尾”的尷尬局面。

  進而衍生的問題,將是雙方如何政治定位的困擾。因為這是政治議題,勢必由官方出面來協商。馬英九在1993年曾經提出必須由兩岸政府來對談,北京也曾說過兩岸不會是中央與地方的談判,加上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又不可能是兩個國家的會商,那麼,一旦要談馬英九的“和平協定”,“台灣的政治定位”能為台北與北京都能接受的位階,應該擺在哪里? 

  符合的部分是:北京已經多次強調“和平統一”,現在也要“和平發展”。兩岸既然要簽署和平協議,北京實在沒有反對理由。更何況,“台灣不獨”已使得“反分裂法”第八條形同凍結,當不再使用“非和平方式”後,北京也就是要展現和平手段。 

  另外,既然結束敵對狀態可談,那麼,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中另外兩個議題,即“與台灣身分相適應的國際經濟文化空間”與“台灣政治定位”等問題,當然也就可合理的搬上談判桌。至此,馬英九要求的國際空間與暫行架構,不也就可使得兩岸來段“溝通”? 

  看起來,國民黨如贏得大選,馬英九進入“總統府”,那麼,兩岸多年來的僵局可望突破。但是,人算有時不如天算,而天又常有不測之風雲,兩岸是否那麼順利走向,可能還要看上天如何擺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