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在臺灣,中華商銀、花企與東企三家問題銀行公布呆帳戶名單多半是已知的地雷大戶,金融業者昨天說,這些都是已打銷、並提列損失的呆帳資料,只是“冰山一角”,許多表面正常放款但骨子裡已是一筆爛帳的大戶,卻不在這次名單中。
聯合報報道,業者說,銀行放款之後,貸款人三個月未正常償還本息,放款就成了“逾放款”;轉列逾放六個月仍未改善,銀行將被迫打銷這筆放款,並提列損失,即為“呆帳”,這次三家問題銀行的呆帳名單都是這樣產生。
另外,銀行賣給資產管理公司(AMC)的“壞帳”,因為債權已移轉,也不在這次公布的呆帳名單內。金融業者說,銀行經常還在“逾放款”階段轉賣給AMC,以免帳上掛了太多“呆帳”影響觀瞻。
由於銀行提列“呆帳”有一定程序,使呆帳“立委”或政商呆帳大戶未在這次黑名單中現形;同時,真正的大戶常利用人頭貸款,即使賴帳也看不出來,讓呆帳戶名單沒什麼“看頭”。
另外,銀行為減輕呆帳壓力、美化帳面,巧立名目拖延轉逾放或打呆時程,結果許多爛帳仍維持“正常放款”假象。
因為前述原因,使得三家問題銀行公布的大呆帳金額,遠低於中央存保公司預估賠付金額。金融業者說,日前公布逾百萬元呆帳名單總額約僅一百三十九億元,如加計賣給AMC“逾放款”,三家問題銀行實際呆帳金額恐怕得以倍數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