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大陸國台辦早前曾警告“今年是反台獨關鍵年”,言猶在耳,台灣已迫不及待地大幅修改歷史課本。內地網民近日發出攻打台灣的強硬言論,並稱台灣問題拖得越久、代價越高。
“台灣問題越拖越糟”
香港媒體報道,台灣民進黨執政後,一直推動去中國化,北京則高度關注這類漸進式台獨運動。昨日大陸各大網站的論壇,均見情緒激動的網民。有人擔心台獨引發西藏、新疆分裂,“這種教訓滿清政府已經挨過了,我們還要再受第二次教訓嗎?”
有網民稱:“教育的力量是無可估量的……再經過幾十年教育,大陸再想收回的時候,他們會理所當然認為是侵略而奮起抵抗。”
也有網民認為,台灣問題應速戰速決:“(台灣)也學小日本篡改教科書?到了這個地步,說那麼多廢話幹甚麼?中國的一哥再不下令打台灣就是孫子!”“台灣問題越拖越糟糕,不能再拖。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可能短時間內耗費國力較大,但是,一旦完成統一則中華民族會迎來空前的大復興!”
摘孫中山“國父”稱號
孫中山不再是“國父”了;武昌起義、廣州起義,不再叫起義而是“起事”;我國、本國和大陸等詞匯將統一為“中國”;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歷史將成為“絕唱”……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台灣高中的歷史課本將出現翻天覆地的改動,與此同時,當局還在書本上增加了兩岸分合和統獨的敏感議題。
台灣高中即將使用的新版歷史第二冊《中國史》用詞將出現大修改。其中《本國史》將改稱《中國史》,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詞匯,全改為“中國”;清末具革命性含義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更不堪的是,過去冠在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以及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時,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將全從新版科書中消失。
刪除“統一天下”字眼
台當局對歷史課本的修改不僅觸及近現代史,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就連遠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統一天下的秦始皇亦無法幸免,當局竟決定刪除“統一天下”的字眼。
據介紹,台高中的歷史課本包括,第一冊、嶄新的《台灣史》,過去的禁忌話題《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均編入科書;第二冊是不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史》,通過審定的包括康熹、三民、龍騰、翰林、南一等五個版本。由於後者濃縮成一冊,於是採取略古詳今的原則編寫,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文化,一直編寫到目前的兩岸關系。略古之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消失了;雖然詳今,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史也消失了。
討論台灣“不被並吞”
新出爐的教科書,基本上是站在兩岸分治的基礎上撰寫,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科書。如翰林版科書寫道:“台灣何去何從是一項大學問;但是台獨是否引發戰爭?如何保障台灣不被並吞?如何維持現狀?如何與對岸交往等等問題,一直困擾台灣人民。”龍騰版寫道:“兩岸基於歷史因素與政治現實造成隔離,未來分或合的走向,目前實難預料。”
稱阿扁“國父”算了
台灣《蘋果日報》報導說,“脆改稱陳水扁為台灣共和國的“國父”算了!”國民黨和親民黨昨日均痛斥台灣育部長杜正勝大倡育台獨,並要求他辭職,也有多名台灣學者、歷史學家,指摘當局的做法簡直是“無法無天”、“根本是思想箝制”
“國父”紀念館不改名
親民黨發言人李鴻鈞指出,杜正勝允許新版高中歷史科書大幅增加激化統獨對立的篇幅,顯見他已經不適任。親民黨立委馮定國斥責: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可以篡改就不叫歷史,但杜正勝好大的本事,居然可以篡改歷史,還同意新版高中歷史科書可不稱孫中山為“國父”,脆改稱陳水扁為台灣共和國的“國父”好了。
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展良認為,政治力量強制介入,讓學術界編寫科書只能用一種口,他所主導的科書版本中,原先“日治”和“日據”兩詞並立,但審查委員會硬要他改成“日治”。一位台大歷史授更感痛心疾首:“現在的科書面臨不可思議的審查,課本皆是妥協物。”
位於台北的“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昨日表示,孫中山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歷史事實,應予尊重,取消敬稱不會影響該館運作與更名。
附:台灣去中國化事件簿:
29/01/07 台灣“教育部”大幅修改高中歷史課本,刪去孫中山的“國父”稱號等
17/01/07 台故宮將藏品說明中“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
19/12/06 陳水扁宣布將“中華文化總會”更名為“國家文化總會”
25/10/06 “行政院”會通過首個“去中國化”的法律修正案,刪除現行民法總則中“服從中國法律義務”等字眼
18/09/06 台金馬影展執委會將“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獎”和“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更名為“福爾摩沙影片獎”和“福爾摩沙特別獎”
21/08/06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宣布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27/02/06 陳水扁宣布國統會“終止運作”、《國統綱領》“終止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