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從一個椅子只敢坐一半、跟著高喊“一個中國”的國民黨官員,到獨派人士共同尊祟的“台獨教父”,被前“立委”林濁水尊為“廿年來台灣最傑出的政治領袖”李登輝,從政以來已數度大幅調整統獨路線,卻每次都能成功為自己開創政治空間;這次李登輝出手,能否再次讓島內政壇勢力重新洗牌,備受各界關注。
聯合報文章說,李登輝當年繼國民黨道統才當上“總統”,任內推動“總統”直選等主張後,逐漸成為“外統內獨”的本土派領袖;卸任後,更徹底翻轉立場,由統變為極獨,靠著深綠教父地位延續了政治生命及影響力。此次李登輝由獨轉向中間路線,事前也無徵兆,石破天驚的手法,十足十就是李登輝的風格。
李登輝與陳水扁這對“台灣父子”,都有變色龍的傾向。但李扁的作法大異其趣。扁是視其短期利益,前一分鐘與後一分鐘的路線就可能完全不同;李登輝的戰略觀、論述路線的深度遠勝於扁,這種“不斷否定昨天之我”,卻能造成政壇風潮的,非李登輝莫屬。
李登輝是國民黨裁培的“台青”,在那個“漢賊不兩立”、台獨份子被列為“國軍”“三合一敵人”的年代,仰賴層峰授予政治權位的李登輝對統獨問題從不表達個人立場,公開都宣示黨的“一中”主張。
權力穩固後,李登輝開始逐步實現暗藏內心的“台灣主體”藍圖,儘管口頭仍重申國民黨多年來的“一中”主張,但透過修憲推動總統直選及凍省,他實質改變了“中華民國法統”的定義。
擔任“總統”期間不喊“台獨”的李登輝,卻在卸任後帶領台聯搶攻獨派選票,成為獨派代表性人物;透過獨派,他的政治生命得以延續,更在兩岸議題上牽制陳水扁。
政黨輪替以來,李登輝透過台聯持續反對扁政府採行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現在他無預警地接受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主張,明顯往統獨光譜的中間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