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台灣東森新聞發表時評家楊憲宏的文章說,未來幾個月,台灣必然是一座議題火山口 ,不斷有新巖漿噴出,也不斷有新生命出現,在web2.0的時,議題設定所站立的社會時空將無限擴大,運用wikipedia的技術,社會大眾共同定義,共同評價,共同設定出來目標,毫無疑問是一項革命性的生活必然,而類似乎youtube的影像公告技術的發展,也會成為新的民主化運動的選項。73個選區到底會讓台灣走向極端化或是中道化,有待考驗,但是,脫離舊思維,脫離藍綠對立,卻有一定的效應。
楊憲宏說,李登輝的大動作,不但是個意識也是個行動,目的在讓所有人重新定位,定義自己的時代感受。大多數的人已經無法忍受2000年到今天這種沉悶的“阿扁天空下”,也對於2008年新的政局不會有太多的期待,在民進黨主政下,2008年的領導人可以說一切都得“開機重新設定”,李登輝的動作在提醒大家,不必等待,立即行動,關掉陳水扁時代,重新啟動大家心目中所想象的新時代。重要的是;想象就是真實,有了想象,真實才會隨蹤而至。
攻擊李登輝的人,也不會完全沒有收獲,他們可以看見自己的原形,也認清自己的容貌,或甚至可以從中見聞到自己不可能跨越的接口,與無法想象的次元。能夠理性面對李登輝視野的人,或許無法完全明白他的議題未來性,但一定能夠從中讀取到許多有溫度的政治力與社會力,而支撐這個溫度的就是“李氏經濟學”(Le economics)。
楊憲宏認為,李登輝經濟學,是今日台灣所必須思考的大故事。經濟是支撐台灣主權獨立的最重要能量,少了經濟,所有的意識型態都成為騙局。李登輝從史學的哲學的大戰略的角度破局,用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收口,最終在政治的、外交的。國際的方位上,為台灣找出全球定位。
反對李登輝的人也不見得會敗興而去,他們至少在反對他的過程中,見識到一種致命的吸引力,他們要從不停的批評他,泄恨式的仇恨他,以及為反對而反對他的過程中,洗清自己的靈魂。這是十分有趣的辯証觀點,讓那些反對李登輝的人,終於在反對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認同,遠離阿扁魔咒。事實上如此,太多的人在李登輝大地震之後,才有重新回魂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