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文章:北京怎麼看台灣“正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3 10:05:10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中國時報昨天發表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博士張登及的文章說,沉潛一段時間的正名運動在“立委”與“總統”大選前又再掀高潮,並引來華府委婉的關注。以往島內的正名運動,照例會引發北京撻伐,但此波聲勢浩大的正名,在彼岸似乎波瀾未興。此種緘默,應如何解讀? 

  第一種可能是,胡錦濤親自主管對台事務,而他近日在非洲八國訪問,在他回國了解細節前,北京無法明確響應。而且春節將至,為和諧春節計,對台鬥爭且按下不表。但是台灣的教科書、公營事業以及未來的公共空間正名,恐使民意趨獨的意識建構更加鞏固,構成“反分裂法”的“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並且在北京奧運及台灣大選之際發難。所以北京若循美施壓不成,會自己進廚房,拿出強硬手段。

  第二種可能是,北京近年的大國外交實踐,對掌握東亞大勢、熟稔國際參與等已信心大增。加以目下美國外交重點已轉移至反恐、中東和朝核,美中關系主要熱點是人民幣而不再是意識形態對抗。只要美國以及主要大國“不支持”台灣法理獨立,甚至不必“積極反對”,北京也可好整以暇,袖手旁觀,“先把自己的事”──三農、奧運、衛星、宇宙飛船、殲-10、東風-31、兩岸旅遊、農業平台等等辦好。用毛澤東的話說,“台灣問題可以等一百年”。

  張登及的文章說,筆者的觀察認為,第二種可能性較大,原因分成兩大面向。

  首先,正名在台海不興波瀾,是因為美中兩強在此的戰略選擇空間加大。在九六年危機甚至冷戰時期,台灣對美國除了涉及信用和承諾,還是一個戰場上必要的前哨平台。中國大陸當時也認為,台灣任何涉及主權獨立的行動,例如廢省與“總統”直選,都將對中共領導的威信、邊疆的控制、東南沿海富裕省區的安全等構成嚴重挑戰。但中國大陸“不惜一切代價”,和美國釋放堅定保衛盟邦信號的較量,都使雙方對成本效益有更成熟的估算。

  經過十年,美國軍事能力的進展又不可道裡計,使它更不依賴近敵平台,而能遠程精準經營戰場。所以有在韓“彈性戰略”,和“前進”布署到關島、沖繩的作法。這顯示台海區域對美而言的可選擇性大幅增加。

  而中國大陸賡續其軍事現代化之際,也對伸張海權、爭奪台灣有更務實的認識。當下無論中方如何擴軍,美中海上較量只是計算美軍傷亡數的問題,不是誰勝誰敗的問題。美方忙於管理全球“非常規沖突”(包括恐怖攻擊),只要“不支持”法理台獨,中國大陸精進其殺傷進入戰場之敵的常規嚇組能力便可,對台灣島內選舉政治可以更為超脫。

  第二,涉及到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政治威脅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台灣民主經驗在中國大陸的貶值。許多美方和島內民眾運動人士,都期許台灣能對中國大陸民主改革發揮積極作用。但台灣政府與反對黨不務此道久矣,中國軟性威權的實踐經驗,又在國際間創造了“北京共識”品牌。正名之後,台灣對來台陸客和海外華人的號召力更小,反倒是中國“民國史”研究空間將更加開闊。

  再則大陸雖貧富差距加大,但受益階層與政府之間達成在“和諧”中求改革的共識。因此中國大陸出現反對性的“中產階級”和少數民族大型組織性抗爭的可能性降低,所謂民族激情最多僅是網絡憤青的“短信激情”。忙於致富的人們,對中央掌控局勢的能力,都寧願相信和擁護。“台灣問題”的沖擊性更能有效控制。

  張登及的文章說,如此一來,扁當局可說掌握到了正名運動的大好機會。美中實行雙重卸責,“你只要不支持,我便不用積極反對”。北京先開好十七大、辦好奧運、和平崛起。台北正名做到“中華民國”四個字除了在“憲法”標題出現一次,就完全消失在台灣。甚至有朝一日“國名、國旗”正名徹底化,孫文孔丘外國化。只是人們會好奇,“紅線”雖清晰遙遠,但這種較量,時間究竟站在誰那邊?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