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馬來西亞《中國報》今天發表題為“政海翻波浪選民選擇多”的評論文章,指出馬英九他能或不能過得了這一關,是他政治命運及危機處理能力的最大測試。他是否爭取得到黨的信任,又經得起台灣人的審判當上“總統”,又或者經這一役就從此敗退,不論他的未來去向吉抑或凶,他都為民主政制為台灣前途作出了非常重大貢獻。
文章表示,政務官界人員,一直以來都使用著的一筆薪水以外的金錢,叫“國務費”或特別費,終于變作政黨惡鬥的材料。陳水扁因為這項費用,遭三罷三倒的政治追殺,又被司法查辦。馬英九,這個大藍營認定最有可能坐正下一任“總統”大位的絕對勝利的人物,竟然也一樣享用及誤用同樣性質的一筆金錢。
龍應台她毫不掩瞞的承認,她當台北市文化局長時期,跟過去的官及台灣6500餘有特別費的高官一樣用了這些錢,已經明白的道破,從地方官、縣市長到直轄市市長及“總統”,通通都有特別費,都用了這樣的公家錢,若說有不對,是既存制度的不對。
文章指出,阿扁、馬英九及更多的大號人物,都會被這種錢纏上,一定產生改正不良制度的社會動力。要不要再拿特別費問題叫陳水扁、馬英九負責又嚴加處罰,是一個全民不能再躲避的思考。由于馬英九也受糾纏,藍綠兩大陣營,不得不進入改正惡制的一個合作時代。
馬英九這麼大的處身環境變化,他過去的包裝全都沒有了。再站出來的時候,他不能也不會再有偶像及神格化的光環照耀,是一個憑實力又跟其他有大志有野心的人沒有兩樣。
文章稱,馬英九沒有了特別的加護條件,他得以原來的不裝飾的馬英九征戰政治沙場。台灣的政界比拚,回到大家平等較量的公平起點。
龍應台擔心,馬英九若不角逐“總統”權位,台灣人少了一個選擇。我倒認為,馬英九處境變化,牽起政海澎湃翻騰,讓更多有才華有抱負的精英冒頭,台灣人的選擇才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