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韓國政府昨天表示,考慮到朝鮮核子試驗帶來的經濟衝擊,將著手管理宏觀經濟,使其穩定,但並未拿出具體的方案。政府表示,進一步關注事態發展狀況之後,反映在明年的經濟運用計劃中,並於年末對外公佈。但是,“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沒有出現反常徵兆,也沒有出現搶購生活必需品的現象”,同時要求國民保持“依然如故姿態”,這種做法未免太過於樂觀。
社評說,韓國銀行總裁李成太說:“(朝鮮的核子試驗)將成爲壓迫經濟的主要因素。”財政經濟部次官樸炳元也擔心“部分短期影響可能現實化”。經濟副總理權五奎前天在國會上言及了“景氣擴張的必要性”等,暗示將推進景氣扶植政策,而僅過一天之後,一切都被推到了年末,唯獨給市場造成了混亂。
政府定爲4.6%的明年經濟增長率目標值從朝鮮進行核子試驗以前就受到了市場的排斥。部分民間研究所不斷暗示說“4%都很難達到”。這是因爲,對於沒有制定恢復投資和消費方案的政府不信任。就政府上月公佈的《企業環境改善方案》,企業冷漠地說:“這不過是爲了挽回臉面而放寬限制規定”。意思是說,政策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沒有縮小。
朝鮮進行核子試驗後,民間人士都擔心明年經濟增長率只能達到2∼3%。韓國銀行將消費恢復勢頭減弱、建設投資不振、美國經濟的硬著陸可能性、朝核事件、國際油價的再次暴漲等因素指爲不利因素。政府有責任先發制人,以應對這種狀況。如果把朝核事件當作增長趨緩的藉口,那就是無能、不負責任的政府。
社評認為,雖然已經多次提到,但這裏還是要再一次強調,政府一直熱衷的“分享”福利和報復性房地産限制規定並不是真正的經濟政策。收回連政府內部都視爲問題的過分的限制規定,在朝核事件的不利局面下,爲民間經濟創造恢復增長活力的條件是當務之急。盧武鉉政府一直用“不能利用會産生後遺症的人爲景氣扶植政策”的理由辯解低增長和景氣停滯現象。執著於惡性限制規定的做法就是“可帶來嚴重後遺症的蓄意謀殺景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