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高技術戰場展開核防護檢測。(解放軍報圖) |
據國外媒體近日報道,美國空軍已投鉅資在展開一項名為“革命性彈藥”的研製計劃。其計劃主要內容是:加緊研製“反物質武器”,並預計在15年後能夠製造出“反物質”發動機的原型機來,武器殺傷力將隨之劇增。
據悉,新一代“特殊性能武器”,是把核武器的5種殺傷效應(光輻射、衝擊波、瞬發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衝)加以剪裁、增減,從而有所抑揚的核武器。其中主要是:“中子彈”,又稱加強輻射彈,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元素,實際是一種增強輻射效應,並減弱衝擊波和光輻射的武器。除中子彈外,第三代核武還有:“減少剩餘輻射彈”,也稱衝擊波彈,關鍵是降低裂變能量在總能量中的份額;“增強X射線彈”,以X射線摧毀來襲的核彈頭;以及“核電磁脈衝彈”,可穿過目標縫隙和天線孔造成破壞;而所謂第四代核武,則主要是指前述的“反物質武器”。
什麼是“反物質”呢?反物質是指: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而“反粒子”,則是對應于正常粒子,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的“電荷共軛態”。說得通俗一點,生活中充滿著的物質,稱“正物質”。正物質的原子是由帶正電的質子、不帶電的中子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而“反物質”的原子中有同樣數量的質子、中子和電子,但質子、中子和電子所帶的電荷卻剛好與“正物質”的相反。
早在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舒斯特就率先提出了“反物質”的概念,但他很快又信心不足地認為:可能是“夢想”。
1930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理直氣壯地重提“反物質”的概念,他把20世紀初的兩個偉大里程碑——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結合起來,建立了“狄拉克方程”,並指出:電子運動必須滿足該方程,電子的自旋則必然有“反能態”存在,從而預言了電子的反粒子,即“正電子”存在的必然性。僅隔兩年後的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宇宙線觀測的雲室照片中果真發現了正電子,其軌跡與電子的極性恰好相反。1955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利用高能質子同步穩相加速器又發現了反質子的存在,這就為“任何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的科學論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此後,科學家為尋找反物質做了不懈的努力。
反物質的最大魅力是:一旦一種反物質與對應的正物質相接觸,兩者便立刻“湮滅”,由於這時品質完全消失並同時轉化成釋放的能量,於是使反物質武器的能量特別巨大。這正是愛因斯坦的偉大發現。
除“反物質武器”這一“重點”外,第四代核武還有:“金屬氫武器”和“核同質異能素武器”等。“金屬氫武器”是指:在一定壓力下將氫轉成固態結晶體,即形成“金屬氫”,它是目前威力最大的化學爆炸物。而“核同質異能素武器”是指:品質、數量和原子序數相同,卻具有不同能量和放射性的“核同質異能素”,它也是巨能炸藥,其爆炸後的能量可比相同品質的TNT炸藥大100萬倍。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代核武的最大特點是:不需要核聚變,因而無須做核子試驗,可作為“常規武器”來用,這就可能繞過《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而可以放手地進行,這也正是一些國家競相發展第四代核武的重要原因。
國際有關研究指出,當前不排除少數軍事大國的核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包括:第三代或第四代核武在內,或者在“高穿透力”、“小當量”、“非戰略”、“清潔”核彈等方面的新進展。
然而不管怎樣,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50多年過去了,今天,核武器仍然是用一根細線懸在世界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劍!(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