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兩國在東南亞,沒有必要對抗,不可能一個國家取代另一個國家。 |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評論員 丘巒)近些年來,美國輿論患上了東南亞焦慮病,一片哀鳴,對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發展異常不安,無時無刻不擔心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超過美國,成爲該地區的王者。
美國新一期《時代週刊》的專題報導指出,中國急增的商貿影響力,惠及東南亞。而美國因處理中東問題不力,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中國正好趁此真空狀態,取代美國在區內的王者地位。這樣的觀點,是美國焦慮病的典型表現。
已在《洛杉磯時報》工作27年、2004年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得主泰勒.馬歇爾(Tyler Marshall)去年從一個不同尋常的機構得到一個不同尋常的採訪任務:探索不被美國新聞界注意的世界政治大趨勢,即中國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正在崛起的影響力。他說,“東南亞地區正在進行中的美中(權力轉移)發生得悄無聲息,既沒有刀光劍影(no major confrontations),也沒有廝殺聲和口號。我擔心的是,美國決策者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東南亞已經變了模樣,會有多震驚。”
如泰勒.馬歇爾一樣,擔心美國在東南亞失利的美國知識分子人數很多,但是也有看問題角度不同者。總體觀點大致有三類:
一,認爲美國近些年來對東南亞的關注嚴重不足,政策滯後,影響了美國與東南亞的關係。泰勒.馬歇爾是持這種觀點的。馬歇爾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對於美國來講,唯一對其在東南亞利益產生威脅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身對這一地區的忽視。”如果美國對這一地區發生什麼多關心一些,合理地關注後來的進展,推行一些互利的政策,美國是不會失去東南亞的。如果美國在東南亞三心二意,注意力全留在中東,不聽東南亞國家的需求,一味推行自己的議程;而同時中國在東南亞追求雙贏和互惠的政策,提供援助,傾聽對方的聲音,為本地區提供經濟推動力和未來共同增長的利益遠景,東南亞將對同中國合作保持強烈的願望。那麼無疑東南亞將越來越多地回應中國的聲音。”
二,認爲中國的東南亞政策比美國的好,更能吸引東南亞國家。如美國北伊利諾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歷史系主任克萊默(Kenton Clymer)指出,近年中國對東南亞採取的政策比美國卓越得多;中國致力安撫東南亞各國,令它們相信中國在區內不具威脅,又作出許多承諾,以及與東南亞各國就南沙群島爭端簽訂和平協議。這些政策十分奏效,令東南亞相信中國並未威脅區域安全。相對之下,近幾年美國在區內的政策並不成功。
三,認爲美國的東南亞政策仍具有優勢,不擔心中國會把美國勢力從該地區擠出去。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去年6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研討會,與會專家探討了中國推行軟實力的方式、中國軟實力影響力超過美國的原因、以及美國應該採取的因應之策。 與會專家認為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仍然有很多的優勢。美國和日本的巨大的經濟實力仍然是東南亞國家吸引外資的目標;美國的大眾文化仍然受到歡迎;美國所奉行的民主制度仍然在東南亞國家有吸引力。專家建議美國要重視和加強公共外交,改善自己的形象。
其實,中美對東南亞的政策各有長處,各有劣處。中國秉持“和諧世界”的理念處理與東南亞的關係,以睦鄰友好的態度來對待東南亞,以共同繁榮進步為發展目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與東南亞的守則。這樣的理念,在美國的東南亞政策中是找不到的。與此同時,中國與東南亞歷史上遺留下許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處理好。美國對東南亞的政策,更多是強權政策,總是居高臨下的。2002年3月11日,美國正式宣佈反恐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並將反恐戰場向東南亞轉移,東南亞成為美國領導的反恐戰爭的“第二戰場”。從此,美國對東南亞的興奮點主要在反恐上面,對東南亞的發展關注有多少?但是無論如何,中美政策都有各自的合理成分,中美對東南亞政策是兩條道,各走各的。
必須知道,中美兩國誰都不可能成爲東南亞的王者,因爲東南亞國家有自己的考慮。東南亞一些官員曾表明,在對外交往上,他們不會採取單向外交,即不會偏向中國或美國,而是廣交朋友,從中獲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防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翠玲說,在她看來,“東盟不是歐盟,10個成員國間的差異遠比共同點要多。他們不可能也不願意站在一起對抗某一個大國,實際上,它們內部總是有些爭執的。東盟10國總體上可分成三個集團。以新加坡和菲律賓為代表的第一集團更願意和中國接觸,同時在長遠的安全利益上信任美國;走中間路線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在和中國接觸的同時,對美國在地區安全事務上的過多介入有所顧慮;第三集團是泰國和印度支那地區的國家。它們從歷史上就和中國顯得親近,如今還是緊密地和中國站在一起。”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與美國各有需求,吳翠玲的話對我們是一大提醒。
中美兩國在東南亞,沒有必要對抗,不可能一個國家取代另一個國家。除了東南亞自己,誰都不是東南亞的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