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扁馬會」後續效應近日仍持續發酵,民進黨內呂游蘇等所謂天王均表示也希望能與馬見面相談;而對於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中各表等語詞與涵義,各界亦論議紛紛。台灣《民生報》今日發表社評認為,其實,如何過渡到民生經濟的議題,才是重點所在:
一、陳水扁上台以後,本擬在兩岸議題上著力發揮,因此強調新中間路線,口袋中常帶大陸傳話之紙片,且宣傳只有陳水扁去與大陸談判才無賣台嫌疑等論調。但為了爭取話語權,以反對「一個中國原則」為策略,漸至反對九二年在辜汪會談時期兩岸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歷史,而令自己陷入泥淖。但不承認當年曾有共識,自然兩岸要再啟談判之門就越來越困難。
二、扁政府把兩岸問題當作朝野鬥爭的籌碼,一再操弄,結果兩岸的結打不開,一切民生經濟也彷彿都不用談了。可是,社會安全不佳、地方財政窘困、教育問題叢生,這些問題之解決,並不都須等到兩岸問題解套以後。馬英九表示,未來如果要再談,便應談民生經濟事務。這是正確的判斷。老實說,陳水扁及執政黨近年對發展兩岸關係固然限阻甚力,但民眾感受最強的,其實是對其執政能力的失望以及執政操守的質疑。執政黨若無法讓老百姓在這兩點上燃希望,這個政也就不必執下去了。
三、扁馬會後,馬英九的民意滿意度雖下滑幾個百分點,但馬英九表示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台灣未來的發展。我們贊成這個態度。對深藍支持者來說,與虎謀皮,本無必要,且陳水扁及民進黨越爛,藍軍才越能奪回政權。可是,過去幾年的政黨惡鬥,不僅無助於台灣之發展,人民對國民黨也沒什麼新觀感、新期許。兩年後,縱或國民黨重新取得政權,但那時若是一個難以承受的爛攤子,對國民黨或馬英九又有什麼好處?
因此,社評總結,一種不以個人權位為考量的新領導人藝術,也許正是台灣該有的新氣象,希望執政黨有志大位者,亦能有此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