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原來,李登輝才是壓垮陳水扁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章說,李扁關係從當年的“台灣之父/台灣之子”、“摩西/約書亞”對照組,演變到今日李登輝拒絕挺扁,甚至希望陳水扁“知所進退”,變化之大實在令人驚嘆,也再次印證了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
文章說,其實,從政黨輪替的歷史來看,李扁翻臉不但不會令人意外,而且還已經遲到許久。政黨輪替過程,發生流血革命的不說,即使是政權和平轉移者,例如南韓、南非,也莫不經過驚心動魄的“轉型正義”必經階段。前任總統遭到徹底“清算”者屢見不鮮,即使南非白人總統戴克拉克轉為黑人總統曼德拉的副手,前任政權的種族隔離政策仍然遭到最大的批判。
但台灣卻完全跳過了這個階段。由於陳水扁在政黨輪替初期必須倚靠李登輝穩定政局,在權力考量下,李登輝主政十二年的黑金餘緒並未得到合理檢討與清算,民進黨繼續打著愛台灣、本土大旗卻未釐清是非標準與社會價值,導致社會在藍綠對立下只問立場、不問是非。這不能不說是台灣跳過“轉型正義”階段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更諷刺的是,陳水扁基於權力需要,跳過對李登輝主政時期的反省批判,卻因為“第一家庭”、“第一親家”涉入各項貪腐疑雲而遭到“提前清算”命運。扁政府因為腐化敗德遭到批判清算,就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而言一點也不冤枉,但最後出手者竟然是原本如膠似漆的李登輝,這可能才是歷史對於陳水扁的最大嘲諷。
李登輝堅持“沒辦法跟不行公義的人站在一起”,儘管堅持道德與品格,當然也夾雜台聯與民進黨的獨派票源、兩岸路線之爭,以及李登輝在“後扁時代”持續發揮影響力的戰略考量。
無論如何,多位獨派大老勸說無功而返、陳唐山銜命請見,碰了一鼻子灰,顯示李登輝與台聯“走自己的路”心意已決。可以想見的是,接下來面臨的泛藍倒閣攻勢、北高市長選戰,甚至外傳的後扁時代“呂王同盟”政治布局,台聯都不會讓民進黨好過,大綠、小綠之間的緊張關係更將繃到最高點。
文章指出,綜觀當前政治情勢,泛藍陣營發動的罷免案遭到封殺,讓陳水扁在統治合法性上全身而退;但是,來自泛綠陣營的李登輝批判質疑,卻讓陳水扁的統治正當性雪上加霜。陳水扁雖然度過罷免案風暴,但更大的危機可能才剛要開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