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外交休兵?學者專家不表樂觀。(中評社李仲維攝) |
中評社台北5月12日電(記者 李仲維)在中評社主辦的“解讀馬英九的兩岸棋局”座談會上,與會學者專家對兩岸未來在“外交”上是否可能休兵,大都抱持不樂觀的態度。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忠山建議,馬英九政府還是應該走務實“外交”的路線,就算台灣只剩下一個“邦交國”都能夠接受,另一方面,也要靠北京鬆手,雙方互相都要表達出善意,至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名稱,則可以延用奧會或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名義來參與。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指出,在520後,有關兩岸的定位以及“外交”、“國防”等問題,將會變得十分敏感,也會影響兩岸正常的交流進展。他認為,在“外交”方面,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兩岸可以藉著經貿關係正常化,讓政治爭議緩和下來,台灣可以在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上有所做為;如果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外交”上“不做為”,這方面北京要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台灣再失去兩個“邦交國”,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將會受到台灣民意的制約。
張五岳建議,馬英九政府可以在非政府組織(NGO)方面多下功夫,此外他也強調,馬英九上台後,如果在台灣在經濟方面仍看不到顯著的效果,馬英九很快就會失去民意的支持。
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忠山指出,兩岸都應該忠誠面對歷史,還原真相,這樣才會有說服力,他認為,這就應該從“一中各表”做起。林忠山表示,“中國”並不一定要看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的簡稱,“中國”這個名詞從周代就已經開始使用,只是歷朝歷代有不同的國號而已,在歷史上,群雄併起,國中有國的情形也不勝枚舉。
“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吳玉山指出,台灣“外交”空間要有所突破,要回歸到政治定位是否向北京全面妥協,至於軍事方面則更難處理,因此他對於兩岸“外交”是否能夠休兵感到悲觀。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精確一點說,他期待馬英九政府在“外交”上有所突破,而不是指望兩岸“外交”休兵,因為往後任何有關政治性的議題,都會被放大來檢視,馬英九如果支持“一個中國”,北京就會對他好,台灣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並不能以奧會或WTO的方式,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要派誰去?如果國民黨在這些方面都不能有所突破,證明北京只會給台灣經濟。他認為,台灣在“外交”上要得分,才能與兩岸在經貿上的成就,有相互加乘的作用。
國民黨“立委”張顯耀也認為,台灣在“外交”上要有進展,會很困難,因為北京的“外交”系統很強硬,加上台灣的“外交”資源也不夠,因此大家應該要坦承面對歷史,兩岸才會有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