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藍營領導人想當政壇白紙、政治聖人值得肯定,但政治有政治運作的模式,不要政壇白紙沒當成,反而劃虎不成反類犬,成了政壇白目。 |
中評社台北12月1日電(記者 俞雨霖)馬英九最近因維安與車隊問題遭綠營政客與綠營媒體強力抨擊,綠營抨擊的焦點有二:
一、維安人員穿競選制服保護“元首”安全為介入選舉;二、維安車隊超車是特權。
綠營政客與媒體慷慨激昂批判馬英九,又是要求道歉,又是要求法辦相關人員,這都可以理解,搞政治鬥爭又不是請客吃飯,對於政敵當然是沒事找碴,有事找事,找到就鬧、小事大鬧,大事就發飆,非要鬧到對手雞犬不寧為止。
玩政治,綠營從來就是採最嚴格的標準來對待政敵,反之則以最寬鬆、最反智的觀點來對待自己。因此,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外界可以清楚的看到,陳水扁的惡行劣跡在綠營政客、綠營媒體眼中,都是為了愛台灣,誰以迄今為止,綠營有幾個人承認陳水扁貪污,多數談的是陳水扁的司法人權。誰再囉嗦,立刻拋出“台獨血滴子”侍候,最少扣三頂賣台帽子,看你是服也不服。
綠營政客與媒體的鬥爭手法,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其實已經見怪不怪,隨便看看就好。但綠營的這些鬥爭手法,仍然成為媒體議論的焦點,藍營也因應的手忙腳亂,這就讓外界甚為不解,這麼簡單的問題,會變得尾大不掉,只有一種解釋,藍營的相關人員就是要無知配合演出,結果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讓綠營偷笑不已。
這樣的發展若外界要解釋,絞盡腦汁只能想到一種原因,藍營相關人士太白目,已經白目到足以讓旁觀者口吐白沫的地步。
探討起來,藍營這麼白目,應該是若干人政治基因使然:
一、現在的藍營主要領導人,多數是學者出身,學者性格濃郁,做事嚴謹守分寸,反求諸己心態很強,一旦進入政治圈依然堅持學者性格,這種講理的性格,本應值得高度肯定與誇讚,但政治圈有如萬花筒,龍蛇雜處,學者性格不改,反而成為被利用的利基。
二、學者性格延伸出來的思考能力,在現實社會中變得很僵硬,說好是擇善固執,說差是冥頑不靈,說的普通是不知思考變通。就以綠營近來狠打的“國安”人員穿競選服裝的事,馬政府竟然也道歉,真的是有人傻到腦子灌水,難不成所有保護“元首”的“國安”人員都要穿大紅袍,好讓人容易識別“元首”位置。更何況,李登輝、陳水扁時期也是如此,還有什麼可以爭議的,更有什麼可以道歉的。
三、政治運作應有慣例存在,一旦慣例成型,就可以做為政治運作的模式,保護“元首”安全、“元首”的交通,只要行之有年合理,不是假公濟私,這些都可以逐漸形成慣例。更何況,若這些慣例在全世界都適用,台灣亦可參考。但藍營領導人卻如政壇白紙,完全不知建立慣例的重要性,即使不知世界事,至少可以參考李登輝、陳水扁前兩任的做法,好則用之,惡則改之,如此做法,豈不天下太平。如果還有什麼政治勢力想要從中挑撥,不過也是自取其辱而已。
其實,藍營領導人想當政壇白紙、政治聖人值得肯定,但政治有政治運作的模式,不要政壇白紙沒當成,反而劃虎不成反類犬,成了政壇白目,貽笑大方事小,被人恥笑還要道歉,就讓有識者口吐白沫,直呼夭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