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軍澎湖西嶼特種彈藥庫 “監委”調查揭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0 14:06:48  


“監委”李炳南(右)和余騰芳表示,“銅牆鐵壁彈藥庫”雖非殺人毒氣室,確是特種彈藥庫,連同附近之“清涼彈藥庫”在內,均已列古蹟予以保護。(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8月20日電(記者 康子仁)位於澎湖縣西嶼鄉東台牛心灣,日據時期之軍事設施“銅牆鐵壁彈藥庫”,外傳是日軍在二戰時期作為毒氣室或製造生化武器使用。台灣“監察委員”經過實地調查,認定“銅牆鐵壁彈藥庫”雖非殺人毒氣室,確是特種彈藥庫,連同附近之“清涼彈藥庫”在內,均已列古蹟予以保護,也成為日軍對外侵略擴張的佐證。

  本調查案係緣起於澎湖西嶼牛心灣附近之陸軍部隊駐地,現存有3座日據時期構造物,內壁全由一塊塊銅片以鉚釘及壓條一片片鑲嵌而成,內設有氣密窗、外部則有通氣管,入口為兩道鐵門設計,傳說係日軍作為毒氣室或製造生化武器使用,引發“監委”關注。“監委”認為,如果真的是殺人毒氣室,如同納粹之殺人毒氣室,將具有世界級的觀光價值。

  為了查明真相,“監委”李炳南、余騰芳和周陽山今年初在軍方生化武器專家陪同下,前往澎湖履勘此彈藥庫,深入探究其歷史,以及如何保存、維護,經現場取樣及鑑識分析後所得結果,此彈藥庫之用途應非殺人毒氣室。

  為了讓外界能夠了解,“監委”特別準備模型說明,李炳南表示,軍方生化武器專家之所以認為並非殺人毒氣室,主要是因為彈藥庫整體設施未發現通風設備,各出入口雖設有鐵閥門,惟均無氣密功能(如橡膠墊),而且庫內設施不符毒氣室建置條件。

  經過生化專家化驗“空氣、土壤及水質”等13個樣品,經精密科技儀器檢驗分析,檢驗結果均未測得戰劑或其衍生物存在反應,實驗室精密檢驗結果與現場毒氣偵檢器檢測結果相符,證實確無化學戰劑污染問題。至於之所以會有庫中庫設計,主要目的應為隔離坑道中潮濕,銅皮包覆可消除靜電,上高下低進出口應為降低庫內溫度與進、排氣功能。

  此外,“監委”也諮詢砲台、軍事史專家,得知“銅牆鐵壁彈藥庫”應為日據時期彈藥庫,其在文化資產地位,應具有“古蹟”之保存價值,彈藥庫內銅片主要是為了要防止靜電進來,也就是為了要“避雷”,否則遭雷擊時候,火藥庫會爆炸,用金屬整個包起來,電就導不進來。

  “監委”經調查發現,澎湖還有一座“清涼彈藥庫”,外牆是磚砌,內牆是木板,該“地面式”之“清涼彈藥庫”是中間進去,然後左邊一個彈藥庫、右邊一個彈藥庫;為了防潮,所以地板提高,共5階,約1公尺高;地板提高還不夠,拱洞中間(拱腹)還有洞,用以強化通風達到防潮之目的。

  經過“文建會”偕同專家學者及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現勘結果,一致認為這二處彈藥庫之建造年代、建造技術、保存之完整性及種類之稀少性而言,均極具二次大戰時期之文化歷史意義,並具建築史、技術史、軍事科技發展等珍貴價值,澎湖縣政府上個月召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日據時期,日軍“銅牆鐵壁彈藥庫”、“清涼彈藥庫”,通過登錄為“縣定古蹟”,並且提報“文建會”,評估是否升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